
河文学》征稿★《兰
《兰河文学》是一颗闪耀的明星,在豫东大地冉冉升起,
《兰河文学》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兰河文学》编委。《兰河文学》以“高雅,唯美,国风”的理念,精心为正能量艺术爱好者提供抒发情怀、展示才艺、学习的交流平台。
《兰河文学》微刊与纸刊同步进行征稿,主要收录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
《兰河文学》杂志社征稿,不收取版面费,只需要作者订刊支持就可以。同时可享受三种福利,一是纸刊留存纪念,流芳百世,二是可以上公众号,三是可以上都市头条,处处展示风采。
对稿件要求:
一、作品立意要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杜绝政治敏感问题,一旦发现,永不录用。
二、《兰河文学》微刊开辟如下栏目:(诗苑天地) (古风清韵) (小说园地) (散文花絮),现代诗每首限制20行以内,力求精简,思想健康,富有意境、内涵和跳跃性;格律诗平仄押韵符合要求,用新韵要注明。
欢迎各位文学爱好者、作家踊跃投稿。本刊暂无稿费。
另外招募主编、副主编,诗策划若干名。
联系电话:1328371926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1760277215@QQ.COM
投稿须知
一、作者在投稿之前认真检查作品,对错字、句进行修改后方可投稿。
二、投稿可以通过邮箱投稿,也可以在《兰河文学》交流群贴稿。投稿时标准“投微刊”或“纸刊”字样。以便老师收稿。
三、稿件要求原创首发,禁止一稿多投。
●另外“兰河杯”文学作品大赛开始征稿!
全国的各位作家朋友:
《兰河文学》是写作协会主办的唯一一份纯文学刊物,在众多作家及文学爱好者的倡导下,特举办首届“兰河杯”文学作品征集大赛。具体征稿事宜如下:
在我们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人让您难以忘怀;总有一种真情让您感动。工作、学习、爱情、家庭、友谊等经历总会触动我们的心弦。各位作家朋友,请拿起您手中的笔,把心中那份真实感动记录下来。《兰河文学》特向广大文学爱好者征稿。我们将认真对待所有来稿, “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届时将聘请作家和知名作家进行评选,从所有来稿中精选文章,入编《兰河杯征文大赛作品集》2022卷一书。
一、征稿要求:1.内容不限,体裁不限。2.作品内容倡导百花齐放,首选亲历的、逼真的、扎实的、耐心的,鼓励创新,更能体现作者个性的价值,追求的文本和精神再现的叙事,还原鲜活的生命实体,描绘出直抵生活与生命真实的存在之境。3.作品附作者简介100字左右和生活照一张。一经投稿视为授权。
二、征稿须知:1.作品要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2.不能抄袭、剽窃,篡改别人的文章,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3.获奖作者优先加入《兰河文学》协会。
三、评审办法:征稿结束后,将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部分作品将在兰河文学网发表,在百度上可以搜索您的大作,届时我们将邀请专家和知名作家组成评委,以质量为前提,从高到低评选出100篇优秀作品。
四、奖项设置:一等奖2名,奖金1000元,颁发荣誉证书;二等奖5名,奖金600元,颁发荣誉证书;三等奖10名,奖金200元,颁发荣誉证书;优秀奖30名,奖励作品集1本,颁发获奖证书。入围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
五、入书价值:精选作品入驻《兰河文学“杯”大奖赛作品集》,满足您梦寐以求的愿望,入驻《兰河文学》一书也是您一生的荣幸!她可以代表您一生的辉煌,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您的作品一旦被录用,需要缴纳出书工本费,入选作品在《兰河文学》杂志上优先推出。
六、书籍标准:书成稿后,交付正规出版社出版,封面采取铜版纸印刷,内容采取彩色印刷,大32开精装版,大方、精致、美观,上档次,邮寄时采用高档礼品盒封装。
七、颁奖活动:届时邀请部分获奖者参加颁奖大会,会议地址和会议时间另行通知。
八、投稿方式:邮箱:1760277215@qq.com
请通过电子邮件投稿,不要重复投稿,多投无效,不收纸质稿件。
投稿请注明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微信号,收件人名称等信息。
九、截稿日期:2022年10月31日(以邮件显示日期为准)
《兰河文学》编辑部

★散文馆
◎花 生
作者/张朝金
在我小的时候,没见过花生,更别说吃花生米了。隐隐约约记得电影《平原游击队》里有一句台词:“今后再敢祸害百姓,就赏你一颗‘花生米’”。原来不解其意,心中疑问:“咋还给坏人赏花生米呢?”后来方知游击队赏的“花生米”暗指子弹,因为子弹外形酷似花生米,我对花生便产生了几分馋羡和敬畏。
后来,从大人口中接触到花生,是有关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朗朗上口,形象生动,很有画面感,念罢让人想入非非。然而,花生在我脑子里仍然是虚拟的“画饼”,既看不见,又摸不着,还不知道是啥滋味。如同“禁果”一般,没有尝到它,也不会产生更大的诱惑,更不会爱上瘾。因此,我对花生也不咋上心。
记得,有一年腊月逢集,人山人海的。父亲把我架在肩膀上逛街,远远看见一个摊位人头攒动,被围得水泄不通。我嚷着要去看个究竟,父亲努力挤进去,发现乡亲们围观从山外运来叫花生的食物。掏了钱的以“尝一尝”为由,用力捏碎一颗放到嘴里,咬起来咯嘣啐,嚼起来满口油,闻起来香喷喷的,问及价格让人嘬舌。
正当父亲欲转身退出,偶然间,我发现门板支起来的摊位底下,躺着几颗胖乎乎的花生。我喜出望外,奋力从父亲背上往下出溜。父亲不明所以,大惑不解地把我放下来。没等父亲松手,我就像小松鼠一般,从密林一样的腿缝中穿插进去,一头钻进摊位底下,如获至宝般抓起地上几颗花生,不管不顾的就着花生皮龇牙咧嘴地嚼了起来。
父亲从未见过我这样偏爱一种食物,就顺从了我。又怕咔着我,猫腰把我从摊位底下拽了出来,一把揽在怀里,
一边教我剥最外面粗糙丑陋的“麻屋子”,一边搓开一层薄如蝉翼的“红帐子”,眼前就会出现一对白白胖胖的“小小子”,紧紧依偎着睡得甜甜的。
我痴呆了,简直有点儿着迷。
“原本花生长在明面上的,一个姓骆的孩子为了保护它,才把花生移到地下,所以花生长得白白嫩嫩的。”父亲说。
父亲一边讲着故事,一边把剥好的花生米放进我的嘴里,花生米油油滑滑的,我不大舍得咬碎,小舌头缓缓地搅动着,生怕惊扰了“白胖子”梦香一般。然后,悠悠嚼碎,顿时馨香盈口,香气扑鼻,周围的人闻香聚集,不约而同地抬头望着我,好生羡慕呢!我的心里美得不要不要的。
从此,我对花生痴了心、着了迷,一门心思想着能够再有捡到花生的机会,常常缠着父亲上街寻找卖花生的摊位。岂知,山外人看不上山里的小集口,只有腊月才进山赶一回集,我往往乘兴而去,扫兴而归,时常抹着眼泪,让父亲好生心疼和难为。
不知啥时候,父亲瞒着我们,托人从山外带回一斤花生种子,做贼似的偷偷种在自家饲料地蒲扇一般的瓜蔓叶下,以作掩护(饲料地里不允许种其余)。不久,近百粒花生竟然齐刷刷地露头了,嫩绿嫩绿的,像极了野地里的竹笋尖尖啊! 一旦复苏,它就会倔强地顶出地面,蓬勃向上,火爆热烈,竞相施展自己的本事,展现生命的光彩,茁壮茂盛,让人喝彩!
中秋节前夕,一个月光如银的晚上,父亲既高兴、又神秘地领着我和弟弟收花生去。掀开瓜蔓,但见花生拥拥挤挤,藤攀藤、蔓结蔓连成一片。父亲一镢头挖下去,白花花的花生裸露无遗,我和弟弟双手拎起花生禾上上下下抖抖,根上的土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哗啦啦,哗啦啦”地洒落一地。登时,一颗颗白个生生的花生就像漫天的星斗,在月光下闪着白瓷瓷的白光呢!喜人得很。
我们趁父亲不备,偷偷摸摸摘一颗,剥开塞进嘴里,贪婪地嚼着,刚刚降生的花生米水嫩水嫩的,身上的“红帐子”也是嫩嫩的粉红,和着红衣一起嚼了,脆脆的、水水的、甜甜的,别又一番滋味,还以为是异国他乡的奇果呢!
如今的花生丰富至极,市场上更是琳琅满目,五味俱全:“盐水花生”、“酒鬼花生”、“蜂蜜花生”、“芝麻花生”......,数不胜数;咸的、甜的、麻辣的林林种种,不一而足。却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不是我的最爱。我最爱的还是父亲刚刚挖出来的、抖落了一身泥土的、星星一般鲜嫩鲜嫩的花生呢!
作家 风采
作者简介:张朝金,笔名今朝,男,陕西山阳县人。政府公务员,文学爱好者,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部队服役26年,在《人民军队报》《武警报》《解放军报》和《战友》等军队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地方工作16年,潜心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文章见诸于《延安日报》《陕西日报》《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区域经济》《陕西综合经济》《陕西发展和改革》等,部分作品获奖;近年,专注文学学习与创作,作品散见于《美文》《文友》《文心》《红印文学》《兰河文学》《西部散文选刊》等,并有作品入围《中国好文章》,荣获“光耀华夏.逸文杯”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

★诗路驿站
◎我和你有相同人生(组诗)
文/马学令
在彼此灵魂深处
检视半生过往
检讨自己的浅陋和粗鄙
在肉体的某一深处
抵达彼岸
把痛楚与快感交织在一起
烙下此生抹不去的疤痕
从你我的身上
寻找相同或相似的体验
并以此为参照物
寻觅彼此的心路历程
我愿隐在你的身影里合二为一
愿你的人生平坦如湖面
给予直击灵魂的欢愉
愿你的道路坎坷
成就我前行的励志故事
分享所有
分享灵魂的高光和灵动

◎独坐之态
把梦想中的小屋装满梦想
装满喜欢的图书千册万册
以整齐的队列立于时空之上
以静默姿态与我交流
把现实中的小屋装进现实
以独立特行的态度直面人生
以低调和冷静的吟诵
抒发感情和人性
直至成为非著名的诗人
把梦想照进现实
需要太多辛勤耕耘
是生活中不同版面的存在
我的世界不够疯狂
但我会以独坐之态写我的文字
写一个人的人生百态

◎苍白的想像
墙壁的颜色是苍白的
棺材的内壁也是苍白的
两者一样的炫目刺心
让人想入非非
让人充斥生离死别的想像
那一刻,失眠的夜
处在四周白色筑起的房子里
陷入深渊陷入重重包围
仿佛在无穷无尽的雪原
唯有思绪正一点一点艰难爬行
呼吸,证明是一个活物
在属于人类的世界蜕变成另类
幻想死亡呈现怎样的黑与白
这样的存在没有意义
还有什么可以妄测
拉开电灯,驱散黑暗
所有的物体祼露原形
魂魄在此间,显示应有之苍白
关掉电灯,光明瞬间逃离无影
世界湮没于黑色之中
在如此设定的情景中
白色和黑色进行着转换
我丢弃所有想像
寻找最后的存在
哪里是自我救赎的遥远海岸

◎想像来生
无法知道,我的
下一个轮回在哪里
无法猜测是否重还人间
此刻,什么也不想
尽情享受这当下的时光
给我风花雪月
让我的阅历丰富多彩
给我醉生梦死
让我有人性的颓废与浪漫
给我挥汗如雨的忙碌
让我体验劳动者的苦与乐……
或者享受,或者煎熬
给我五味杂陈的感觉
不必设想离开的一瞬
不敢想像身后留下的遗憾
死亡会有什么呈现
天空唯有飘荡的云彩
一堆黄土,是最后的
生命终点
任一帘风雨
遮掩世界最后的存在

◎法律
文/马玉兰
我们的心中高悬着两盏灯,
一盏是信仰,
一盏是法律。
如果说信仰前进的方向,
那么法律便是前进的航标,
在浩瀚的人生海洋中,
如果我们是一只漂泊不定的小船,
那么法律就是我们的导航灯,
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
我们心中的“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为它代表着公平和威严,
如无情的利剑将公平挥洒在每个角落,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它又是正义的化身,
能让浪子洗新革命,重获新生。
法律是和谐之基,
是文明之花 ,
是公正之火。
我们要知法.懂法.守法,
让法律的幼苗,种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作家 风采
★作者简介: 马玉兰,笔名兰哥,02年生化隆回族女孩,喜欢法学,诗歌散文,歌德曾经说过“没有在深夜里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与大家共勉!

◎又到收麦时 (外一首)
——消失的打麦场
文/ 班学明
在黄泛区一带,有一句顺口溜
“四月不造场,麦在土里扬”
这古老的农谚,已经被淘汰、安葬
改革开放以后,挥手告别了打麦场
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消失了那原汁原味的模样
叽叽扭扭的石磙
终止了滚动丰收的现场
无可奈何的下了岗
蹲在家中的墙角旁
无人问津,历经风雨雪霜
头戴草帽的老大爷
由原来的放滚扬场
左扬一个弧形名曰:凤凰双展翅
右扬一个蛟龙出海闹长江
到休闲自在清福享
一个个多种形状的麦秸垛
再也看不到依旧的俊模样
农民过去三夏大忙
由原来的一个多月
到如今用不了一个礼拜,麦收精光
秋作物全部播种上
祖国现代化农业大发展
机械化的步伐
可谓步履铿锵
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
五星红旗啊、鲜艳的党旗
在神州大地上空高高的飘扬

◎想起了汨罗江
每年的端午节日降
不由人想起了汨罗江
千古传闻念屈原
清风缕缕诉衷肠
挂艾草、戴香囊
食粽子,年年尝
龙舟竞赛祭忠魂
百舸争流闹湘江
想起了汨罗江
流水彻骨冰寒凉
多少年来人们总把它回想
多少代都将粽子投入大江
这条江承载着后辈的留恋和仰望
汨罗江奔腾不息
流淌着家国情怀的忧伤
震惊了楚国的儿郎
想起了汨罗江
那风萧萧、雨茫茫
云漠漠、水泱泱
楚山楚水何等的凄凉
怎奈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部离骚,惊涛拍岸
在历史的长河里回荡
九歌伴江水呜咽着流淌
千古人民遗爱在
汨罗江水当恨长
想起了汨罗江
是你带着愤恨满腔
纵身一跃
告别了历史丑陋的沉伦
冲洗着宫廷的肮脏
任汨罗江水怎样流淌
也流不走你那爱国热情
留下了世世代代的敬仰
在今天,越来越多人
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古老的端午节庆祝
是迎福纳祥瑞的朴素愿望
从中又寻找到了精神滋养

作家 风采
★作者简介:班学明,河南扶周口人,作家,退休教师。

★格律诗词芳香地
◎七律·六一寄怀——红领巾
柯美柘(江西)
孙枝最爱项前装,父祖亦曾豪气狂。
上学翩翩欣系戴,回家惜惜好收藏。
适逢集会丹霞拂,巧遇迎宾赤帜扬。
伊属红旗中一角,得君陪伴读书香
◎七律·六一寄怀——红领巾
柯美柘(江西)
孙枝最爱项前装,父祖亦曾豪气狂。
上学翩翩欣系戴,回家惜惜好收藏。
适逢集会丹霞拂,巧遇迎宾赤帜扬。
伊属红旗中一角,得君陪伴读书香
◎七律·小满吟
王献明(江苏)
小满多情雨水稠,蔷薇榴火竞风流。
连天碧翠吟怀醉,遍野青黄望眼收。
蛙鼓蝉鸣见溪客,樱红杏灿笑甂瓯。
浮生知足能常乐,半入丰姿最解愁。

◎七律.庆六一(新韵)
文/岳新华 黑龙江
一
鲜花朵朵向阳开,桃李飘香过阁台。
国际儿童迎盛世,神州院校育英才。
尊师重教音容美,守纪循规秉性乖。
父母心肝期厚望,勤学苦练抢金牌。
二
儿童欢乐喜洋洋,锣鼓喧天彩帜扬。
歌曲声声传四野,戎装队队走八方。
初开豆蔻精神爽,后起江花闯劲强。
今日寒窗十载苦,明朝暖室百年香。
三
锣鼓喧天庆六一,游行检阅举红旗。
童声袅袅千人爱,雏步翩翩万众迷。
百米争锋抛旧友,两军夺冠抢新席。
今朝学校磨习性,明日神州响汽笛。
四
儿童节日乐陶陶,鞭炮齐鸣震九霄。
精讲教师查弱项,勤学稚子竞高标。
园丁浇水花争艳,苗木逢春脸露娇。
中考题名摘硕果,爹妈兴奋送红包。
五
旭日东升照桦南,儿童欢庆六一还。
校园比赛先长跑,操场玩球后短传。
讲演平台留倩影,唱歌屏幕伴英贤。
德才兼备无遗憾,金榜题名有宿缘。
六
花园学校舞翩跹,笑语欢歌震九天。
美女长笛飘教室,帅哥短袖伴婵娟。
儿童颂赋声趋正,门卫吟诗调跑偏。
更喜班级出彩凤,余音缭绕入云端。

◎七绝·过项王故里随吟
王献明(江苏)
(一)
霸王举鼎又如何,百二秦关为汉歌。
只恨当年心太软,未酬壮志葬荒坡。
(二)
曾经力大拔山河,盖世英雄百战多。
破釜沉舟震天下,威风八面笑横戈。
(三)
八千子弟挽弓戈,逐鹿中原踏战靴。
霸业未成空扼腕,隔江愧叹饮剑歌。

◎七绝·纪念延安《讲话》发表八十周年(外一首)
文/韩俊清(内蒙古武川县)
延安《讲话》启明灯,创作雄风翠火升。
四海千章飞五彩,百花独放万年腾。
◎七绝·赞中国航母群
有伴神威出海疆,无双阵势慑豺狼。
东风劲扫群魔影,挺进深蓝护国防。
◎桂殿秋.天星湖(向子諲体)
文/富贵梦
星伴月,落平湖。霓虹闪耀似仙居。
梯桥接岸银波荡,锦鲤翻腾搅玉珠。
◎桂殿秋天星湖(向子諲体)
文/富贵梦
星伴月,落平湖。霓虹闪耀似仙居。
梯桥接岸银波荡,锦鲤翻腾搅玉珠。
◎凤衔杯•端午吟怀(晏殊体)
文/王省南/浙江
枇杷熟后杨梅紫。临仲夏、暖风吹起。点翠青盘、林野青阴蔽。虫响唱、听蛙吠。
又端阳,屈原祭。香烛秉、向天弹泪。忆念灵均令德、离骚伟。把酒江河酹。

★ 古风清韵
◎壬寅麦收(外一首)
文/刘均生
芒种前后日日长,举目四望遍金黄。
机声响过一地净,口吐金粒轧麦穰。
旧时收打一月苦,如今挥手即满仓。
农民甩掉千年累,晒场品茶闻麦香。
◎忆上学
从小自奔苦上学,教室灰暗窄又矬。
煤油灯下把书念,木板垫起当书桌。
老师深夜把课备,言传身教奉献多。
汗水洒满三尺台,我为园丁唱赞歌!

◎说愁
杨少伦(广元)
谁说年少不知愁,老大漂梅常挠头。
三载痴心空作梦,几番恩爱反成仇。
无情最是黄昏雨,有恨难消寂寞秋。
写就薛笺何处寄?尽把惆怅锁高楼。

★《兰河文学》编委:
顾 问: 华 晓 春 姚 化 勤
主 编: 一骑红尘
副 主 编: 罗传保 春生 小石
总监:雨寒
校对:冰波
执行编辑: 兰 子 刘均生
校园征稿:小石 春 生
宣传部: 雨 寒 春 生
发行部:春生 小石
企业广告部:刘 均 生
编 委:雨寒 一骑红尘 在路上 范友军 小石
刘均生 高山峻岭 冰清 冰波 兰 子
蓝天白云 雪 儿 长思瀚宇 冬 雁 长思瀚宇
(以姓氏笔画为序)

点击二维码 关注兰河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