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骝先生诗八首
梦回母校南开(中华通韵)
重回母校南开(中华通韵)
朝思连梦想,
今日竟成真。
幸有吟朋助,
终归母校门。
秦欢晋爱(中华通韵)
——祝贺外侄孙女喜结良缘
金童玉女心相印,
两小无猜情至深。
夫唱妇随同创业,
互尊互敬伴终身。
出征(中华通韵)
“八一”建军节前夕,以此献给我军建军九十周年
枕戈待旦上朝鲜,
跨越夔门涉险滩。
只等凯旋白帝瞰,
千帆逐浪度关山!
注:一九五O年底,我所在部队奉命出川,浩浩荡荡顺江东下,经奉节,跨夔门,过三峡,抵汉口,然后一路北上,直奔朝鲜前线。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山城暮色(中华韵)
坐看渝中生暮色,
云楼懵懂水含光。
夕阳欲醉清波灿,
多少长虹饮两江。
老兵重逢感赋(中华通韵)
——老兵重逢看了何明学《入伍》一诗,落款日期就想起我十二军入朝参战的日期了,也是三月,即六十七年前的三月二十一,更想起三十三年前我们的战友们在沙区空军招待所聚会的情景,当时我也写了一首诗(如下)
昔日沙场去点兵,
今朝聚首忆征程。
开怀痛饮三盅酒,
笑语欢声叙友情。
江津四屏镇纳凉(中华通韵)
近水楼台观皓月,
吞云吐雾四屏山。
炎炎夏日来消暑,
鸟语花香亭子间。
秋游华蓥宝顶(中华通韵)
秋游宝顶光明寺,
好似凌空上九天。
静坐瑶台佛语念,
倏然陶醉宛如仙。
作者简介:
李伯骝,男,汉族,1933年6月出生于重庆市綦江区永城镇永和村。退休教师,中共党员。1949年底与兄李嘉举同时考入二野军大,参军入伍。结业后旋即参加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在部队任职文教、保卫、秘书、助理员等。其间获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军功章一枚,受师部通令嘉奖一次。1956年转业地方,在河南省信阳专署工作。同年考入河南师范学院(现已恢复为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河南、重庆等地中学任教,曾担任教研组长、工会主席。退休后,参加中华诗词学会、子曰诗社被评为研究员并加入重庆诗词学会,现为重庆市渝中区诗联书画院荣誉院长。曾多次在市刊、全国刊物上发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