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蛙声阵阵的日子
文/刘亚学
这些年来,蛙类的影像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儿时的记忆,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家乡那片偌大的草原,众多的沼泽湿地,是蛙类最好的生存乐园。每当夏日来临,被水草簇拥着的泡沼,老头鱼在浅水中潜伏,展示出了顽强不屈的旺盛生命力。水草下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层一片片的气泡。仔细观察,惊奇的发现,这气泡是雌性蛙类从肚子里排泄出来的蛙卵。经过体外受精以后,过了一段时间,蛙卵黯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长着尾巴的蝌蚪。蝌蚪的样子似鱼非鱼,似虫非虫,在水里游弋着。
随着时间的流逝,蝌蚪身子越来越大,尾巴却越来越短,于是便有了蛙的模样。蝌蚪向蛙类的蜕变,经历了日精月华的洗礼。待到完全没有了尾巴,一个个地道的蛙类便横空出世了。
蛙类属于两栖动物,可分为青蛙和蟾蜍两种。
根据青蛙的个体大小、花纹颜色区分,青蛙有大中小三种型号。我们把大的称为“大花鞋”。顾名思义,这种青蛙体型较大。表面皮肤黑褐,肚囊呈白色。因为体型肥硕,蛙腿肉多,它特别受人青睐。每当捕获以后,剥去皮肤,拧掉两只后腿,用盐浸润,放在篝火上烧烤或者放在热锅里煎烹,就是一顿美味佳肴。中型青蛙体型略小,皮肤呈绿色或者褐色,沿着蛙身表面有三道凸起的顺杠,杠的颜色有白黑两种,以示与绿褐色有所迥异。我们管它叫做“三道杠”。这种青蛙最为常见,在水边上、草棵里,不小心都能踩到。人们习以为常,不咋待见。中型青蛙还有一种另类,大都在水里生存,特点是红肚囊,可食用。人们管它叫做“哈什蚂”,与鱼类同等看待,属于可食蛙类之一。小型青蛙最有代表性的是雨蛙。它的个体娇小,与鸽子蛋不相上下,皮肤颜色灰绿,肚子色彩更为浅些。下雨天或者雨后,它往往栖息在树上或者草尖上,发出清脆的叫声,我们亲切地叫它“棒棒狗”。一旦捉住它,我们就爱不释手,没个够地把玩着,欣赏它的细微动作,试图开发出新的童趣。
蟾蜍也叫癞蛤蟆。皮肤上有小疙瘩,身上有毒腺,耳后腺分泌的毒液叫做蟾酥,是中医药里的名贵药材,可用来治疗癫痫等病症。
赏蛙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听蛙鸣了。
青蛙的鸣叫一般在清晨和傍晚,尤以晚上为甚。清晨叫声比较舒缓,傍晚叫声响亮,气势如洪,喧嚷鼓噪,惊心动魄。你听,呱呱呱呱,呱呱呱呱,短促有力,连续不断,吵作一团,非常聒噪。这也许是因为到了繁殖期所致。由此联想到“夕阳唱晚”这句话的来头,是否与蛙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蟾蜍叫唤的声音与青蛙大不同,低沉而浑厚,节拍拉的较长,一次能持续一分钟。呱——,呱——,蟾蜍在夏日里经常光顾村落,在黑夜里鸣叫,显得特别扰民。为此,人们管它叫做“癞巴子”,不仅是由于它长得癞癞巴巴的丑样,而且它的叫声也癞拉吧唧。蟾蜍行动迟缓,与青蛙一蹦老高不可同日而语。孩童们特别讨厌它,时常用些手段加害。一旦捉住,就把它翻过来,使其白肚朝天,用树条击打。一边打一边说着童谣: “蛤蟆蛤蟆你气鼓,一直气到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杀猪,气得你呜呜哭。”眼见得它的肚子充满了气体,很快没有了气息。
蟾蜍虽然长得面目可憎,但是在民间故事里的形象却是美好的。“刘海戏金蟾”的道家典故,我从小就在年画四扇屏里了解了大概。说的是常德城内有一口丝瓜井,井里有一个金蟾,夜里吐出一道白光,有道人可乘白光升天。井旁住着与母亲相依为命的青年刘海,有一天上山砍柴,遇见了狐狸仙胡秀英,同她结为夫妻。为了帮助刘海成仙得道,她吐出一粒白珠当诱饵,钓出了井里的金蟾,刘海骑在金蟾背上升天了。
说来也巧,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性格内向的父亲忽然异常兴奋,说他听到了蛤蟆的叫声。我们全家人都很惊诧,在冬天里蟾蜍处于休眠状态,怎么能够鸣叫呢?母亲也随之高兴起来,说我家要发财了!后来我才知道,大年三十晚上听到蛤蟆叫是吉兆,这哪里是什么蟾蜍啊,分明是三条腿的金蟾!无巧不成书,从此以后,我家日子真的好了起来。莫非与父亲大年三十晚上听到蛤蟆叫有关?反正我不信。那年月家庭生活困窘,父亲盼富走火入魔,听到蛙鸣纯系精神作用。
听蛙鸣是人生中最惬意的事件之一,忆蛙鸣也是人生中最得意的往事之一。人生四大喜事: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还应补充两句话: “听到蛙鸣叫,一生也足矣”。
长忆不辍,蛙声阵阵,你是我童年的记忆,也是我永恒的眷恋!

作者简介
刘亚学,长春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写作出版6部文学书籍,有文学作品自选集《金秋情》;游记散文集《梦境徜徉》;自传体散文集《天命者的白驹》;诗歌集《满仓金诗》;长篇小说《天下狼烟》《风雨彩虹》。在北方都市文化今日头条连载长篇小说《白老婆传奇》。创作、拍摄微电影《嘎嘎敏养兔沉浮录》,在优酷视频网上播出。此外,在省内外文学微刊发表作品百余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