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原祭
郭秀生
犹怜端午艾清香,汩水翻涛陨国殇。
自古忠臣悲亦恨,从来烈士慨而慷。
人生空有擎天志,辞赋谁为献楚章。
屈子投身高义处,残阳如血满韶光。
衔泪祭屈原
丁宪杰
修明法度辅君王,举荐贤能佐楚邦。
联句九歌存逸响,巨篇天问起韶光。
何堪毁誉身心倦,顿失功名士气伤。
汨水无情人有意,吏才辞赋永流芳。
故乡的端午
马光伟(广东)
浸米洗锅糖蒜买,黄瓜李子火柴齐。
父亲包粽馋虫解,忽忆湘音苦雨凄。
端午节风俗感怀
李平来(双辽)
每逢端午纪诗人,祭祖拜神思梦魂。
作品离骚抒壮举,屈原策略献国君。
龙州大赛炎黄志,粽子荷包糯米身。
蒲酒马球节日现,乐章一曲著华音。
端午忆屈原
冯明胜(武汉黄陂)
忠魂一去倍多情,竞渡胸田感慨生。
不效菖蒲趋习俗,但求艾酒话升平。
河山美锦萦心见,气韵灵珠满眼明。
千载贤愚虽瞬没,离骚万古亦纯清。
七律 端午抒怀
陈德金(江西)
每年端午赛龙舟,好汉飞波竞上游。
摇撸敲罗寻楚屈,吟歌击鼓水间讴。
凛然大义轻生死,壮志难酬涕泪流。
风骨犹存铭后世,丹心报国颂千秋。
七绝·端午
王进甫
端午来临粽子香,避邪插艾抹雄黄。
汨罗江内龙舟渡,告知屈原国运昌。
七绝•端午
弓长(河南偃师)
时交端午聚黎元,食粽飞舟祭屈原。
谁解投身无奈恨,江流逐意纳忠言。
忆江南.端午节踏青四阙
李平来(双辽)
城西采,风景绿芳郊。端午踏青游廿里,熹微白甸采香蒿。一阙念奴娇。
城西采,最忆草原韶。电厂水屋龙拓道,高楼大厦现今朝。十里野花飘。
城西采,其次忆山坳。油路村村通大道,牛羊腹满见园巢。山下鹿嬉遨。
城西采,再忆少年翱。踩踏轻风低拌月,沁人心肺采蟠桃。一曲放歌辽。
七绝 包粽子
赵金良(内蒙)
枣红米糯马兰长,箬叶包容白玉瓤。
孙子端糖含笑看,未曾煮熟满街香。
写在壬寅年端午节
李亚光(西安)
你从明明灭灭的春秋战国走来
你从冰冰冷冷的汨罗江上走来
一枚小小的粽子呀
是你,滥觞了这个沉甸甸的传统节日
是你,承载着这个民族悲与喜的记忆
你,早已突破南方的春水,浩浩汤汤,一望无际流进这个伟大民族的血脉
在这一天
在只有黄帝的子孙才能读懂的日子一一一
端午节
品尝你的美味
回顾你的往世
屈夫子呀
我每每读你,读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读你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美人之迟暮。读你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读你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读你
却不敢触碰你的名讳
甚至
至今谁才有资格咿呀你
熠熠日月般的名字
屈子呀,你的名号
早已不是枯燥的没有血肉的方块字
她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昆仑高地
在那个礼崩乐坏,干戈嗷嗷的时代
除却龌龊的利益盘算
道义的意义
茫茫然又在哪里
而你,一袭清瘦的青衫
挺身
似一座巍巍乎山岳
与天齐
当秦军大破郢都
无奈与遗憾另你窒息
盈胸的忠诚和家国情怀阴使你殉国惨烈
化作后人的传说
化作无尽的传奇
这,也正是
端午节在今天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
岂能在我们手中任性削低
中华民族倔强不屈的血性
岂能被阴阴西风扭曲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
上下五千年创造的文明
积累的智慧
无他
只有传承永续
荡起精美的兰舟吧
让我们沐浴东风浩荡
吃起香甜的粽子吧
让我们享受阳光明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