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中山市华侨中学初三7班陈麒骏
没有一滴水能独自成为海洋,但若失去每一滴水,大海也终将干涸。所以,每一个“我”以不同形式的存在,都固为重要,不容忽视。
当“我”以自己的身份存在,所需的即是问心无愧。在学生时代竭尽全力,用心学习。尽自己的一切做到完美既可。正因如此,才会有各行各业的优秀榜样出现,袁隆平、雷锋、南仁东……他们都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做到完美,然后再寻求突破,所以他们问心无愧。
当“我”以社会中的一员存在,此时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去履行,我们所发出的光与热,令社会又增添了一份力量。在去年的河南大水灾中,许多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甚至伤亡不计其数。一方有难,百方支援。人民的捐赠,集体的援助,所有人都献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或大或小的力量,这样的力量汇聚起来,成功帮助了河南渡过了难关。在新冠防控战中,涌现出的大大小小的模范,更能说明“我”身为社会中一员的重要性。
当 “我”以国家中的一员存在,期间所做的一切,都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曾经有一位少年,见到租界之中,洋人奴役国人,在吾之国土上横行霸道,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后留法建立中共欧洲分部,返国后筹划南昌起义,建国后一心操劳国事,从未以公谋私。以致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罹患癌症病逝于任。这位伟大的人物,其名周恩来,时至今日,这位总理所做之事仍值得我等去缅怀,致敬。在他逝世后,按联合国宪章,理应降半旗致哀,但当时颇有些声音质疑中国是否足够资格。但联合国秘书长坚决要求执行此项程序,并公然发言:“如果你们的国家元首亦可如周总理一般没有孩子,没有存款,我一样支持他们逝世时执行此项程序!”在场所有代表无一人不心服口服,这不是周总理一心为国,将自己融入国家的最佳佐证吗?或许,个体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千万个个体的力量汇聚于一处,就可以撼山填海,震天动地,这样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阻碍都无法令其削弱,它只会于磨难的滋养中变得愈发强大,直至无可战胜。
“我在”是为了团结之力的构建,这正是“我在”的原因。

作者简介:陈麒骏,笔名“”诗剑伢子”。中山市华侨中学初三学生。籍源于湘而生长于广。天赋异禀,思虑忠纯。好读文史,关心时政。习写作,慕英雄。诗文初具韵味,胆识超迈同龄。素怀经济理想,厚植家国情怀。口才渐佳,辩锋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