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最美的地方
文/李柏成
若问我哪里最美?最喜欢哪个城市?想想走过的地方也不少。我挺喜欢苏杭的,谚语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我觉得我的家乡松原也很美啊!可要和苏杭比的话,我只能说松原太年轻,美的四季分明有点硬,美的冰天雪地有点不够温柔,美的豪放有点不够内秀。
杭州古称临安,曾经出过四位帝王:勾践、孙权、陈霸先、钱镠。杭州本土十大诗人:贺知章、龚自珍、袁牧、蔡东藩、洪昇、历鹗、历良玉、郁达夫、施蛰存、许晏骈。
杭州因宋代林升的一首《题临安邸》而闻名遐迩: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十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鲁智深在钱塘江圆寂诗【偈】更是悟透禅机: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钱塘江上潮信来,这里方知我是我。
我去杭州时也有感几首
游杭州随吟
风住尘香花已歿,乱红飞过冷秋千。
断桥残雪苏堤柳,折取青枝不枉然。
灵隐寺前拜道济,雷锋塔下诺无言。
梅妻鹤子今何去,我欲独孤向小园。
下杭州
江南三月画连城,西湖十景雾蒙蒙。
断桥残雪苏堤柳,多少故事烟雨中。
游灵隐寺
烟花三月绿成荫,身入圣境洗心尘。
古今传说多少事,济公罗汉也凡人。
雷峰塔
蛇仙献媚把情偷,红杏出墙小青愁。
法海醋意唱黑脸,爱情故事千古留。

每次去杭州,友人都送我两盒西湖龙井,茶文化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因为爱好古琴,特意去了清波门勾山里17号西湖琴社,浙派徐门古琴,琴社分为三层:一层, 喝喝茶静静心,看看老照片,了解浙派徐门古琴祖师徐元白张大千等创办琴社的发展历史。二层,学琴之处,最大的地方放了八张古琴。三层,雅集,吃些茶点,听古韵琴声,悠哉悠哉,不愧为八雅之首,听到古琴静心养心随吟一首五绝:
现代韵琴音,调瑶入众心。
悠悠弦上曲,浩浩漫如今。
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而得名、古称姑苏、东吴等,苏州本土十大诗人:范仲淹、唐寅、金圣叹、文徽明、顾炎武、叶圣陶、范成大、冯梦龙、俞平伯、叶至善。
寒山寺是因为唐代张继的一首诗【夜泊枫江】而闻名:
叶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旅游至此也即兴【赋桃花庵歌】
姑苏山上桃花粉,四季常青景似春。
百媚千娇枝上俏,含羞静待小唐寅。
想起前些年在苏州游园狮子林,去苏州河边的小戏园子,点一壶茶、一碟果子、听苏州评弹、昆曲、夜泊枫桥、茉莉花。
也即兴一首【苏州历史】
历史长河今古近,奈何先人无处寻。
吴王阖闾声声诉,梦回子胥楚楚心。
运河辉映星揽月,老巷无语夜色深。
常思水乡萧萧雨,更念姑苏瑟瑟琴!
友人说,苏州的白玉枇杷要熟了。每年他都寄过来一些,说青点不能熟透邮寄,吃个念想吧!等下次过来我带你摘,管你吃个够。这个下次,因为疫情就是好几年。以至于我的行踪只限于无必要不离东北。尹哥多次提议想组团去德天看跨国瀑布看婺源油菜花开,受疫情影响,现在想去省城听一场相声都成了奢望。

松原我的家乡隶属于吉林省管辖的地级市,所辖四县:前郭县、扶余市、乾安县、长岭县、一区:宁江区,于1992年6月6日成立,松原政治名人,萧振瀛、巴英额、裴九州、王刚。松原历史悠久,公园前二十二世纪, 松原属于早期肃慎王国,早在西汉初期,这里便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农业制国——夫余国,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
辽天庆四年公园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拉林河畔(今扶余市得胜镇大金得胜陀颂碑遗址)带领2500多女真族人誓师反辽,向西挺进一举拿下宁江州(今伯都讷古城遗址)。清康熙三十二年 1693年,在伯都讷驿站南20公里处建伯都讷新城(今扶余镇)。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设伯都讷厅。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1906年2月15日),伯都讷厅升改新城府。1913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为新城县。1914年2月,因为与河北、山东等新城县重名,奉令改名为扶余县。

如今的松原市自然环境优美,松花江由东向西横穿市区而过,美丽的查干湖AAAAA级旅游区冬捕渔猎文化节享誉全球。松原黑土地盛产农牧渔业石油,2018年9月26日中央领导来查干湖视察工作时指出,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如今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变成金山银山了。生活在松原这块黑土地上的人们、能享受到夏日松花江畔三亚松原分亚的沙滩浴场、垂钓野炊、真的是悠闲幸福。
我也为家乡写首诗【最美家乡】
春时南鹰观杏花,夏日琴瑟诗酒茶。
珠尔山青无寂客,拉林河水映朝霞。
松花江畔寻幽处,大瓮泉旁渔猎家。
鱼米之乡数五站,美味佳肴醉韶华。
我小小的幸福就是每天把酒吟诗抚琴品茶,夏天就爱往老家跑,妈妈从菜园里现拔的小葱小生菜小白菜臭菜萝卜菜,烀好的玉米茄子土豆,蒸一盘鸡蛋闷子,熬小鱼捞小米饭,煮两个咸鸭蛋,然后说;大儿子吃吧。我会笑着说:妈!我多幸福。现在还能像小时候一样,回家就能吃到妈妈做的我最爱吃的这些家常便饭。
2020年春节的时候我也随感写了一段小短文:
回家过年
没有华丽的语言写述,只有真情表露;无论你是官商游子、还是平民打工一族,外面的风景再美,也不如魂牵梦绕的乡俗,更敌不过回家的那条路。那个家、虽然是普通的小乡村,却是看着你长大,目送你远行的一棵老树。家是遥远的叮咛,是灵魂的归宿,那里有牵肠、也有挂肚,更有最贴心的热乎。小时候、回家的路 ,是从学校到家的小路。如今是另一个城市,连接着乡村的铁路公路。想着那条记忆相牵的路,心里装满了思念。为你能遮风,为你能挡雨,牵挂着你。无论身在何方,无论拼搏在何处,你都会收拾行囊,奔向那又短又长,最美的守护。回家过年,条条大路。飞机和列车,急切的脚步。华夏迁徙大军,每年春节重复,奔向家乡,想着与父母相见的瞬间,拥抱着最真的幸福。欢聚一堂,吃团圆的年夜饭,喜乐千家万户。
人无论在哪,想吃的能吃,想念的人能见,身心健康,即是幸福,即是最美,但我还是觉得,有妈等待着孩子们常回去的家乡才是最美。人生不求太满,小满即是圆满。
2022—5—21写于扶余

感谢王胜臣先生提供大金得胜陀颂碑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