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29第31期

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背后的故事
文字整理 王雪昌

1939年的夏天,中国电影创始人之一、著名导演郑君里率一个摄制组千里迢迢来到了青海,他要在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拍一部反映抗战战争的长纪录片,“民族万岁”。当时在青海西宁任中学音乐教师的王洛宾也被邀请参加这个摄制组,一起来到青海湖畔的金银滩草原。摄制组就驻扎在当地千户长家的院子里,他们与千户长家同吃同住。在这一带,千户长家是很富有的,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栋二层的小楼儿,很气派。第二天,摄制组在青海湖畔开机了。影片中要拍一个放羊的场面,自然是千户长家里的羊最多。千户长的小女儿萨耶卓玛活泼开朗,被导演郑经理看中了,于是就让他扮演这个牧羊姑娘。由于羊群四散奔跑,不便于拍摄。

于是,还需要一名赶羊的帮工找来的藏民在试镜头的时候总是不合导演的意,郑君里情急之中干脆让王洛宾穿上藏袍充当帮工,与卓玛姑娘一起放羊。此时,卓玛正是一个情窦初开的17岁的少女,她的头发梳成了十几条小辫儿,披在身后,两只大眼睛闪烁着大胆而炽烈的光芒。王洛宾和卓玛同骑一匹马上活泼大胆的卓玛,时而驱马狂奔,时而勒马立起。为了不便于自己摔下马去,王洛宾只好紧紧的抱住卓玛的腰身。黄昏,牧羊女卓玛和王洛宾共同赶着羊群回到羊圈。夕阳下的卓玛亭亭玉立,晚霞的余晖映照出卓玛的侧影,王洛宾被这一切陶醉了。看着王洛宾痴迷的傻样儿,卓玛笑了,并挥起手中的牧羊鞭,轻轻的打在王洛宾的身上,然后转身就跑去。王洛宾还久久地呆立在那里,仔细回味着那一鞭子的滋味。

三个月过去了,摄制组完成了拍摄任务,驼队就要启程返回西宁。卓玛一家骑着马为他们送行,一直送到很远很远。王洛宾骑在骆驼上,不停的回头向她挥手告别,远处辽阔宁静的草原和少女卓玛美丽的身影在他眼前闪现,草原上的狂奔,少女高高举起的鞭子,尤其是无法忘记落在自己脊背上的那一鞭子,想起那情景,她突然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好像能感觉到皮鞭落下时耳边闪过的微风,一首情歌就出现在他的心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王洛宾这一去就是17年,待他再次来到金银滩,卓玛因为思念他得了一场大病。王洛宾来到卓玛家,看到卓玛躺在床上,手上拿着自己送给她的冰清玉手镯,卓玛也一眼认出王洛宾手里拿着的鞭子,那是当年自己送给王洛宾的。卓玛用她无力的手,指着一面墙上的两行字。写的是藏文王洛宾看不懂,这时卓玛的父亲回来了,他说:洛宾那,你走了这么多年都不回来,我给我女儿介绍很多男朋友她都拒绝了不愿意嫁,就等着你回来。然后他告诉王洛宾卓玛想你的时候写在墙上的两行字“君送我一只冰清玉手镯,我愿送君一生守身如玉”王洛宾听后抱头痛哭!

王洛宾这十七年来早已结婚生子,不可能再以这个卓玛再续前缘,可怜的卓玛一病不起年仅32岁就去世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