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文艺釆风活动感赋十五首】
作者:刘沄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感怀三章
其一
指路明灯成坐标,
文韬武略出老毛。
“二为”方向兴国运,
“双百”方针站位高。
火热斗争顺民意,
人民领袖领风骚。
扎根生活常青树,
德艺双馨引自豪。
其二
两次座谈遥呼应,
百年伟业看九州。
红色文艺主旋律,
为民演出笑语稠。
深入基层访群众,
彰显信仰解民忧。
民族文化担使命,
直挂云帆泛中流。
其三
拉萨那曲兄弟情,
搬迁点上采风行。
高寒地带挪穷窝,
产业帮扶红利赢。
卫藏羌塘多才俊,
靓女帅哥似亲朋。
高原跨越谱新曲,
文化强区轻骑兵。
参观贡嘎县森布日那曲生态搬迁安置点有感三章
其一
十八勇士闯禁区,
洛桑丹珍领路人。
风雪迷茫牦牛帐,
火炉取暖粪饼珍。
逐草而居野牛壮,
冰封百里少亲邻。
无人区里最缺氧,
生态搬迁始脱贫。
其二
两逢迁徙五十年,
藏北山南不同天。
艰辛跋涉觅乐土,
挑战极限冻云卷。
亘古荒原初唤醒,
野生动物失乐园。
“人定胜天”非理性,
寒风猎猎动经蟠。
其三
时代风云放眼观,
人与自然处高寒。
雅江北岸安置点,
依山傍水新家园。
矮化苹果销沪上,
龙头企业敢领先。
留守牧场有青壮,
集体经济稳财源。
参观拉萨经开区德吉康萨社区搬迁安置点有感三章
其一
一方水土不养人,
三岩片区久瘠贫。
旧日强梁得崇拜,
血亲复仇入迷津。
经开区里方言异,
尼木当雄新居民。
易地搬迁脱贫困,
小康圆梦享天伦。
其二
文艺青年喜相逢,
诗人作家共采风。
聆听讲座谈纪实,
现场观摩贯始终。
百年沧桑惊巨变,
千秋功业改贫穷。
乡村振兴群英荟,
广阔舞台藏汉融。
其三
第一书记队长兼,
谢氏乡弟颇投缘。
文联主席同窗谊,
邂逅重逢近九年。
移民安居需乐业,
东奔西忙用情专。
民族团结如石榴,
幸福家园手足牵。
聆听白族作家杨年华报告文学讲座感言三章
其一
初入军营土语浓,
百炼成钢文运通。
废却午休习撰稿,
成人高考苦用功。
画作诗文可助学,
久居阿里创作丰。
报告文学《孔繁森》,
以人带事颂英雄。
其二
文学手法作贯串,
政治敏感视野宽。
社会生活宜提炼,
真人真事树标杆。
艺术语言形象化,
性格情节忌一般。
引人入胜珍珠句,
生动通真惊看倌。
其三
多愁善感独怅然,
堂上书生慕前贤。
名利缠绕难免俗,
真情流露构佳篇。
兼习丹青多才艺,
西藏文坛声名传。
并肩采风安置点,
时代命题交答卷。
聆听藏族作家旦巴亚尔杰藏北民俗讲座感言三章
其一
云散天晴逢旦巴,
文联伯仲众口夸。
加央西热势头旺,
鲁迅文学大奖拿。
“最后驮队”驮盐史,
英年早逝惜才华。
班戈双雄多巨著,
藏北精英出牧家。
其二
话说民俗忆羌塘,
地旷人稀雄鹰翔。
古海神鱼五色蛋,
鹰巢孵化马鬓扬。
高头大马御风驰,
强盗之歌迷姑娘。
散漫牛羊遍地宝,
獒通人性护牧场。
其三
牧人崇拜放生羊,
背土驮盐性驯良。
藏地养獒防盗贼,
日出拴狗夜解缰。
牦牛本是高原宝,
牛粪燃料糊土墙。
藏北人家今脱贫,
身逢盛世步康庄。
2022年5月24日至26日,作于古城拉萨
【作者简介】刘建祥,笔名刘沄,汉族,1965年3月8日出生,甘肃秦安人,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经济管理)专业,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现供职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西藏诗人、词作家、书法家、学者,系拉萨市作家协会会员、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会员。1983年7月毕业于甘肃省天水师院中文系,1984年3月作为援藏大学生进藏工作至今。近四年来,在各类诗文大赛中获奖二十余次,其中夺魁折桂十项。2011年~2015年间,曾三次被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