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琴


前几天,我沿绥德县义合镇街北行,发现高架桥下有一条山路,准备循此路上山锻炼。这条山路,之前未曾走过。忽然,看到右手边有一处单位的院落,墙上铜牌写着“绥德县义合镇养老服务中心”。看到养老院,我很感兴趣。我在想,哪天可以到这里去体验生活,做几天义工。因为我一直有做义工的愿望。
今天小雨,我照常出门锻炼,来到养老院处,铁门闭锁。从门房走出来一位四十来岁,身材消瘦,穿红色夹克的男人,他问我:“你前来看望哪位老人?”他误以为我是某位老人的女儿。我说出自己想到此做义工和体验生活的愿望。他立即按下开门器,邀我进门房坐。进门后,彼此互相介绍,我得知这位穿红夹克的男子,便是养老院的刘经理,他热心地给我介绍养老院的基本情况。这个养老院属于政府投资,私人承包经营的企业。目前养老院入住85位老人,其中,59位老人可以生活自理, 26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现有员工18人,这儿的员工有半数是孩子在镇里上学而陪读的年轻母亲。凡在此工作的,企业给每位员工提供一个独立标间作为宿舍,这样,她们可与孩子同住,省去在外租住的房租。
同时,企业免费提供员工及在此居住的孩子的一日两餐。养老院这一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暖热员工心,员工都愿意在这里安心干。员工心情舒畅,自然服务态度好,用真心回报企业。企业同时对前来探望员工的家属,暂住十天、半月的,企业也免费提供食宿。我听了这席话,深为感动。很少有企业给前来探望员工的家属免费提供食宿的,这也太贴心了!企业以人性化管理为基石,细处着眼,以心换心,员工以企业为家。整个养老院工作气氛融洽,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我问刘经理:“老人的儿女、家属前来探望,有没有固定探望日?”他说:“没有,人性化管理,随到随看。”有的子女一个月来看望一次,有的远在外地工作,过年过节时回来看望。有的子女离得很近,一年也不来看望一次,他们甩掉老人这个累赘,一身轻。每位老人的家庭情况不太一样。”目前,养老院中的老人,有20几个是五保老人,由政府出钱养老。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每个月生活费及护理费为1500元。如果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根据身体情况,生活费及护理费在2500-3000元不等。陕北人生活习惯是每日两餐,上午10:00,吃午饭,下午17:00,吃晚饭。老人在这里居住,共同用餐,聚堆聊天,生活规律,其乐融融。都是老人,生活阅历丰富,共同话题多。18名员工分工情况:管理人员2人,大厨 2人,门房兼大院保洁1人,护工13人。护工分组,合力照顾一定数量的老人。根据老人能否生活自理情况,平均每人照顾7-8位老人不等。每组员工相互合作,一个员工有事,同组其他员工补位,员工之间团结一心,亲如兄弟姐妹。因当天下雨,所以不便参观,刘经理欢迎我晴天过来。
于是,我起身告辞。次日,晴天。我7:50出门,步行十分种,即来到养老院。今天,我准备熟悉一下养老院的情况。昨天仅仅在门房聊了一会,并没有入内参观。养老院大门朝南,一进门,左手边是门房,我例行登记后从门房出来,向大院里走。右手边是南北纵长的两层宿舍。下层窑洞,上层平房。刘经理恰好在院子,他见我来,热情接待。他带领我到养老院参观一圈,边走边介绍。养老院近似四合院布局,因地势存在高差,左手边为两进院落台级式布局。左拐,一层与路垂直,南北向为一排窑洞宿舍。顺院心南边路,走一段十几米的缓坡道,来到第一进台式院落。

院南,为一幢东西纵长的两层楼房,一层是灶房和餐厅,餐厅在东,灶房在西。二层是员工宿舍和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与院心相隔,同餐厅这幢楼方向平行,东西纵长是一排平房,依次是:医务室、洗澡间、活动室和洗衣房。与道路垂直,南北纵长是一排老人的宿舍,南边是5间平房,北边紧邻是几孔联排窑洞。接着顺院南侧道路,再上一个约10米长的坡道,来到二进高台院落。这是一排15孔联排窑洞宿舍。最后这排宿舍,除入住一对夫妻外,其余老人皆为女性。男性老人住在下层其余宿舍内。
养老院目前入住的男性多,女性少。作为宿舍的窑洞皆为小窑洞,室内面积18平米,窑深6米,宽3米。每个窑洞为标间布局,有独立卫生间。窑洞内壁用白色PVC扣板装饰,干净卫生。墙上安装液晶电视,每个宿舍配有两张单人床、衣柜、床柜、储物架等。方便老人存放衣物。女性宿舍,每间住2位老人。男性宿舍,每间住2-3人不等。每天,护工5:00点钟起床,日常工作内容主要如下:招呼老人起床,洗脸。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穿衣,收拾清洗大便在床的情形。对不能自主排便的老人,施用药物(开塞露),协助老人排便。整理床铺,打扫宿舍。给每个宿舍灌送两电壶开水。

9:40开始引领老人到餐厅就餐,生活不能自理的26位老人,由护工端饭到床前。有的老人不能自己进食,需护工喂食。有几位老人的饭,需用料理机打成流食后再喂。对个别特殊人员,就餐前,护工帮忙给她系上及脖围裙,以防饭洒至衣服上。餐后半小时,护工逐个招呼老人吃药。基本上多数老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均需吃药。护工帮忙取药,倒水,招呼服用。药品在老人各自的房间内。有的老人视力模糊,或者手臂屈伸不便,或者卧床不起,均需护工喂药。
12:00-13:00招呼老人午休,1:30-3:3:00,老人在院子晒太阳。有的老人需搀扶,有的老人需借助轮椅推出宿舍。中间有老人想吃零食的,给老人取零食。多为家属看望时拿的或者委托养老院工作人员代购的。每人的零食在各自的宿舍内,护工帮忙取拿。清洗老人换下的衣服。定期帮老人洗头,擦身子,剪手、脚指甲。夏季每隔3天洗一次头,每10天剪一次指甲。

卧床老人,每天擦洗身子一次,同时要进行身体按摩,以防褥疮。下午17:00点钟引领老人到餐厅吃晚餐。18:00点左右,招呼老人服药。11、20:30招呼老人睡觉。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护工帮忙脱衣服。12、定期给老人们量血压,给部分老人测血糖。13、晚上21:00查房,看老人是否安睡,是否有意外情况。例如,老人有无生命垂危情形,或者突发疾病等情况。老人宿舍床头均安装呼叫器,护工宿舍均有呼叫器接收器。呼叫器一旦响起,护工立刻起身,迅速赶到老人床前,处理紧急情况。在此入住的每位老人情况不一,有五保户老人,有丧偶的,有夫妻同住的,还有三十几岁精神失常的,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有卧床不起的。有的老人已入住多年,有的才来一个月。
这家养老院非常人性化,不论老人托管多久,即便是一个月,也接纳,极大方便了老人的家属,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例如:有位老人身体不灵便,他有三个儿子,每个儿子轮流照顾四个月。轮到其中一个儿子,他在外地上班,没法床前尽孝,于是,轮他照顾老人的这四个月,他便将老人托管到养老院。还有一位老人精神失常,时好时坏,她酷爱种地。

于是,养老院专门划给她一小块地种。如果不给她地种,她会弄出一些小乱子,或者干扰其他老人的生活。有一位老人,她有6个孩子,2儿4女,她不愿意与任何一位子女生活。她说:“女儿、儿子是亲的,但女婿、儿媳不是亲的,我不愿看女婿、儿媳的脸色。我住在养老院很好,不看脸,不受气,生活规律,饮食又好。我在这已经住了三年。在这儿与老姊妹说说话,聊聊天,开心快乐。”该养老院目前托管入住的老人为85人,外加18名员工。陪读的员工各带一个孩子,所以老人加员工及子女,就餐人员在110人以上。
百十号人的饭,灶房做饭师傅仅2人。遇到做好吃的,如包子、饺子等,从护工中抽调几人到灶房帮忙。灶房有压面机、和面机、包饺子机等。一般情况,两人能忙过来。我跟随一位女护工去她的宿舍参观了一下。员工宿舍约20平米,为标间,里面配有一张双人床、电视、铁皮柜、鞋柜等,基本起居用品一应俱全。白色瓷砖铺地,白墙,干净卫生。在这里,护工的归属感强,凝聚力强。通过我与刘经理交流,以及随机走访入住的老人,同时从几位护工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老人们都夸养老院饮食好,人性化服务,护工服务态度好,均很满意。

你想一下,哪个企业能给员工提供单人标间宿舍?免费提供工作餐?并且能够让员工陪读的孩子也能免费食宿。即使前来探望员工的家属来,也让免费食宿。这的确不是一般企业所能做到的。老板要有这样的大爱胸襟,企业要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我第一天做义工时,早晨8:00到养老院,护工早晨招呼老人起床、收拾房间一系列工作已经忙完,她们开始轮换回宿舍洗漱。我打扫院子,随后,陪在院子晒太阳的老人聊天,给老人捶背,按摩。老人们在阳光下,乐呵呵地谈笑风生,十分感人。实实在在是一个气氛温馨的大家庭。不知不觉,到了午餐时间。我搀扶一位老人去餐厅。
到餐厅后,老人们按固定位置落座。这样方便护工检查她们所负责护理的老人前来就餐情况,不至于哪位老人恍惚间缺席。餐桌为绿色组合塑钢桌椅,一桌四椅。椅子上均铺有棉坐垫,以免老人受凉。舀饭时,先给不能前来就餐的卧床、或者行动不便的26位老人送饭,用不锈钢盘端饭,几位男护工接力。送完后,开始给餐厅的老人端饭上桌。五十多位老人已一一落座。我与护工一起,帮忙端饭,由远及近上桌。当天中午吃的是臊子面,面为机压鲜面,臊子里有燣的猪肉片、豆腐、红萝卜丁、土豆块等。其中一位护工端一盘调料,逐桌给每位老人调,分别是盐、油泼辣子、醋、生腌韭菜四样调料。

在这儿,韭菜当调料用,而不是凉拌一大盘当菜吃。浇面的臊子本身已放盐,若有的老人口味重,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调放四种调料。我做义工的第三天,恰好是5月15日,每月月中,养老院都买一个大蛋糕,给当月过生日的老人统一过生日。全体员工唱生日快乐歌,分吃蛋糕。过生日活动极具人性化,场面温馨感人。通过员工介绍和我的观察了解,发现这家养老院的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到服务的方方面面。从员工微笑的脸庞上,从就餐时护工给老人端饭的默契配合上,从老人口中由衷的赞美之词中,从环境整洁的住宿条件上,从给员工免费提供吃住的暖心举措上,从接受老人随时入住及探望的制度上,点点滴滴,暖流涌动。这的确是一家极具爱心的养老服务企业。这里的员工向心力、凝聚力很强。这是一个充满爱心、人情味浓的养老院。短暂接触,其乐融融,气氛祥和,如沐春风。我要为经营义合镇养老院的老板和服务在此的员工们点一个大大的赞!因为有了你们的辛勤付出,爱心浇灌,才使得在此入住的老人的儿女能安心生活、工作,无后顾之忧。

养老院情系老人,和谐千家,是利民利国的爱心之举。义合镇养老院,就像一朵美丽的大菊花,每个菊花瓣都是那么美,散发馨香。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只要你走近,就能感受到这里流淌着强大的爱心暖流,像浓浓的花香,在空气中飘荡;像灿烂的阳光,散发着温暖;像甘甜的泉水,滋润着每位老人和员工的心田。每个人都有步入暮年的时候,关爱老人,是每一位有良知的成年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像义合镇这样的爱心养老院,其中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值得很多企业学习和推广。
由衷地为他们的这份大爱之心、优质服务,摇旗呐喊,高赞喝彩!义合镇养老院,当地老人们的福音,这里充满正能,充满大爱,气氛融洽,和谐喜乐。


《作者简介》
王文琴,韩城作协会员。系《现代作家文学》签约作家、副主编。用文字记录生活。已发表散文、诗歌、短篇小说、专业类文章四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