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2月1日,票友陈丹玲拜越剧名家俞新萍为师,拜师仪式隆重举行。
俞新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清江市越剧团团长,她所扮演的小生,演技独树一帜,其一招一式和优美的唱腔,深受广大戏剧爱好者的赞赏;其为人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不慕虚荣。因贡献突出,1955年、1956年被选为清江市第三、四届政协委员,195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1958年及1964年先后成为市人大代表,1960年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和全国“三八”红旗手,1961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俞新萍德艺双馨,受到广大戏迷的爱戴,五十年后的今天,许多老戏迷们仍记忆犹新。俞新萍已将淮安市视为她的第二故乡。
近年来,应淮安市金秋岁月中老年俱乐部的盛情邀请,数次来淮演出,均获得很大成功。特别是2009年11月22日,应市金秋岁月中老年俱乐部和江苏省长荣京剧院的联合邀请,在市人民大会堂的专场演出更是盛况空前,楼上楼下座无虚席,以77岁高龄,演出如此到位,如此炉火纯青,得到全场观众的赞叹,掌声不断,纷纷赞扬说:“未想到,未想到,演出效果不减当年!”许多听到消息而未能看到演出的戏迷们,纷纷要求加演。
陈丹玲,是一位在职工作人员,业余时间爱好唱越剧,主攻花旦,曾在《断桥》中扮演白素贞,《送信》中扮季娣,《打金枝》中饰公主,《梁祝》中饰祝英台,等等,并由俞新萍老师传帮带,共同主演《何文秀》、《盘妻索妻》等折子戏,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特别这次在市人民大会堂和俞老师的同台演出,非常成功,获得一致好评。由于陈丹玲勤奋好学,深受俞老师的青睐,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艺术精华传授给陈丹玲,以致陈丹玲演技日趋成熟。
市金秋岁月中老年俱乐部各位负责人看在眼里,共同商量,意欲促成她们举行拜师礼,成为有名有实的真正师徒关系。将这一设想告之俞陈二位时,她们竟也欣然同意。俞老师欣喜地说:“收陈丹玲为爱徒,是我晚年的一大喜事。”陈丹玲则说:“拜俞老师为师是我梦寐以求的事。”
于是,这天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这一盛事,已届50岁的陈丹玲能拜师求艺,开创了我市越剧界的先河,得到大家的热情支持,他们一致认为,这对师徒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参加今天拜师仪式的有:市文化局、市电视台、淮海晩报、市一院、市二院、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市淮海剧团、市淮剧团、市文化艺术学校等单位的领导同志。
拜师仪式开始,首先由陈丹玲宣读《拜师请辞》,她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越剧艺术爱好者。多年来久仰大师的艺术风格及高尚的人品道德,为了今后不断提高自己的演艺水平,今日特拜您为师,恳请恩师能接受我这个弟子。
然后由俞新萍致《收徒答辞》,答辞为,收到你的拜师请辞我非常高兴,因为你是一名勤奋好学,心地善良,酷爱越剧艺术的忠实弟子,经慎重考虑,我决定正式收你为徒。请淮安市金秋岁月中老年俱乐部领导给予见证。
之后金秋岁月中老年俱乐部创办人、市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丁华中先生宣读了《陈丹玲女士拜师见证书》,全文如下:
尊敬的越剧名家俞新萍先生、陈丹玲女士:
有幸见证如此隆重、庄严而热烈的拜师场面,我们金秋岁月中老年俱乐部特表示热烈祝贺!巧的是俞新萍先生前几天刚刚被聘为俱乐部“首席艺术顾问”,而陈丹玲女士作为我俱乐部的一名优秀老会员,所以今天的拜师活动可以说是我们俱乐部自家人的一场千载难逢的缘分,真可谓天赐良机,也可以说是我市文艺界的一件盛事。衷心祝愿师徒二人在今后的文艺活动中,为金秋岁月中老年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为创建和谐社会共同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江苏省长荣京剧院院长王一昉代表所有嘉宾,向俞新萍老师和陈丹玲女士收徒拜师表示热烈祝贺,并作热情洋溢讲话。



(2010年1月16日刊载于《淮海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