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乡愁的缠绵处是情
陈学斌
乡愁是什么,在主持人朱丹记忆里,是外公坐过的摇椅,虽不复存在但记忆深刻;在著名文化学者康震的心中,是西安城里东西南北的四条大街,再加上凉皮和肉夹馍;在我的心里,是有点老年痴呆母亲的声声唠叨:“过年你要回来啊,过年你要回来啊,过年你要回来啊……”虽然我离家数千里却从没有过年不回家的经历,可老母亲“意恐迟迟归”的声声呼喊,常常萦绕耳际……

中国人从古至今,对故乡的歌唱从未停止过,乡土情结是所有华人心中最大的公约数。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到汉乐府的“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再到纳兰性德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乡愁”一直烙在每个中国人文化记忆中,流淌在游子的血脉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享尽人间富贵寿考的86岁老诗人贺知章回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感叹自己在外太久,年已老迈之后,又发出了人事无常的深沉慨叹。“离别家乡岁月多”,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继续铺排和展开。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的后主李煜,他之所以久久地站在花下,是因为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和丢掉的江山。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是“路遥归梦难成”啊!千古词帝的万分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是很多人经常引用的诗句。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是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大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古代唯一的通信手段就是抵万金的家书。“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个张翰够洒脱、够豪迈,也足够好吃。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这个奔驰道途的诗人本就怀有无限乡思,现在突然发现隔河相望的青山竟有些像故乡那座朝夕相伴的青山,更牵起无限乡思。虽只是瞬间的感觉和联想,却既有似曾相识的神往,又含不期而遇的欣喜,甚至还有虽“似故乡”而终非故土的喟叹。

家乡的红枣树,是否花香如故?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还是这塞上“风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气。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这就让纳兰公子辗转反侧,卧不成眠了。跟纳兰一样睡不着的,还有李益笔下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无数戍边将士。
思乡的诗句多到让人目不暇接,耳不暇听:“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可几人能有寓娘那样的大情怀大格局呢?!故乡的一草一木无时无刻不牵着游子的心,不是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那窗外的一株小小腊梅,到底开花了没有呢?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马戴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千百年后的我们,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让人心生怜悯。
历代以来,有家归不得的游子总会深情地吟咏:“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所有的这些喃喃低语,不免让人一洒同情之泪。
好在清明就要来临,还有三天长假;好在如今交通足够发达,经济足够发展,万里之遥,也就是一天行程。
归来吧,游子!莫在作“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归来吧,游子,故乡亲人的声声呼喊已经喊哑了喉咙;
归来吧,游子,故乡的亲人踮起脚尖,抬头远望的姿势,快要站成雕塑。

陈学斌:乡愁的缠绵处是情
陈学斌“乡愁四韵”:①《乡愁的远处是水》。②《乡愁的深处是酒》。③《乡愁的凝眸处是月》。④《乡愁的缠绵处是情》。
难忘家乡《红枣树》(任妙音).mp3
家乡那棵红枣树,伴着我曾住过的老屋。有过多少童年的往事,记着我曾走过的路。当初离开家的时候,枣树花香开满枝头。每当我孤独的时候,就想起家乡一草一木。
红枣树,家乡的红枣树。儿时我爱过的恋人,现在你身在何处?红枣树,家乡的红枣树。随着那磋砣的岁月,你是否依然花香如故?
推荐阅读:陈学斌作品
点击-乡愁四韵①
点击-乡愁四韵②
点击-乡愁四韵③
作者简介:陈学斌,湖南省长沙市某机关单位处长。全国“三八”书香顾问团顾问;橘洲讲坛特邀学者。著名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红色记忆》、《心灯》;发表评论、散文、诗歌等百余万字。获全国性文学大奖17次。2006年度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英雄群体中国工农红军的总撰稿人。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