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写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
张旭
1942年的中国
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5月的延安
响起了文艺为谁服务的第一声春雷: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战胜敌人需要拿枪的军队和文化军队!
从此
整个世界的目光
都凝聚在中国西北高原和这一片黄土地上,
凝结在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心坎里。
高吭的陕北民歌
欢腾的安塞腰鼓
浑厚的锁呐声声
同抗战的烽烟连成一体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为人民服务的文艺从延安启程
中国文艺的精神脉络
始终是党百年史长卷中划时代耀眼的坐标。
之后的每一个历史关头,
文艺工作者从来没有缺席缺位
从来没有置身事外。
他们是时代风气的先觉者;
他们是时代文化的先行者;
他们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他们
生动刻画时代气势恢宏的山河巨变;
书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彰显了民族信仰之大美,
人民群众理想崇高之壮丽。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迈进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
锚定了价值取向
擘画出中国文艺发展蓝图
“文艺的本质就是人民的文艺。”
以人民为中心
永远是历史的畅响
时代的命题。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坚持为新时代画像
为新时代立传
为新时代明德
为新时代讴歌
永远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让我们在复兴的路上
与党同心
与时代同步
永攀艺术高峰
把文艺创作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画卷里,
书写在中国人民奋斗的进程中,
展现全民族昂首阔步的豪情壮志,
张扬中国人民的豪迈气派!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