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南山情
文 / 王跃进
一九七六年九月二十一日,是我们城步广大南山知青,上山下乡南山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具有记载历史意义的一天。
回眸往事,总使我感慨万千,永远难以释怀。
当年,这一天下着毛茸茸的细雨,迎着冷飕飕的寒风,我们乘坐在卡车上,在蜿蜒的公路上慢慢爬行。当车行驶至黑山嶺老山界地段,仿佛是条天路。当我一见此情景,我就浮想联翩,使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卢纶《长安春望》“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我们又仿佛在遨游天际般。山里的空气清新,两边草木葱葱。再往上看,是绿油油的灌木丛,中间夹杂着不知名的各种各样的野山花,花朵不大,在微风细雨中,显得那么惹眼鲜泽。我无不感慨地想起:“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这样的南山是怎样超凡脱俗,令人心驰神往……

车终于爬行到了南山,在南山牧场场部停下。我们四十多位知青,都插队到了大坪中队。中队队委会,安排女知青在野鸡冲宿舍居住,离我们的住宿并不远,女宿舍条件相对比我们男知青要好一点。而我们九位男知青,被安排到了养猪场的猪舍里居住,人住楼上,楼下是猪圈。但我们却是乐观的,尽管猪整天整夜的哼哼和呼噜声,特别是臭气熏天,难闻至极。但知青们仍然开心、快乐、吹拉弹唱,人与猪“共奏乐章。”好一派乐观主义精神。一天的辛劳,在此环境中,依然吃饭香,睡觉甜。夏天蚊子嗡嗡响,严冬雪飘铺一床。但大家却从未叫过苦和抱怨过。这就是人和猪共住宿难得一见的“和谐。”当年,这就是我们知青人生的生活写照。
我们的屋后,是南山牧场场部,也是当年南山最繁华热闹的地段了。我们住宿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无边无际的草原,有湖泊、河流、小溪丛横,一到春夏季节,还有一大片无垠的玉米地。景色令人无限遐想。再往前看,有一栋长长的奶牛牛舍,每天夕阳西下,奶牛牧归,一排整齐的奶牛,按班就绪地等候着挤奶姑娘,每一位姑娘,都是那么美丽,挤奶技术是那么娴熟。奶牛吃进去的是草,奉献的就是奶。为此,知青们也做到了精心饲养,明确责任养护好奶牛。而我们知青也就是从中感悟到了奶牛的奉献精神,并有了坚定扎根南山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格和创业精神。

在我的记忆里是她最使我难以忘怀,她的倩影,每时每刻都萦绕在我的脑际之中。她,就是与我一同从泥巴里滚打出来的女知青——周倩妮。
那是一九七六年的九月,我与她一同插队来到南山大坪中队的,过去,我们并不相识,分到一块后,我们才慢慢熟悉起来,并逐渐有了一点了解。我与她是同届同学,她比我整整小一岁,有我耳一齐高,看上去,较文雅柔弱,但却有股坚韧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我还记得那年初春,我俩一同去出工,一路上,她与我谈起我们所处的现状及未来的话题。
“你想过吗?青春将怎么度过?我们该觉醒了,要振兴我们的中华……”她正在慷慨激扬时。
“够了吧!”我打断她的话便继续说:“我没有那么远大抱负和志向,我们能有那么股热情及能耐吗?而我们已是被文革耽搁了的那一代人,还是请你回到现实中来吧!”我们争执和辩论了一番,但最后我表面还是顺从了她。
清晨,中队队长喊出早工,上午、下午仍然是开垦荒地。这些体力工夫,是我们男知青都感到吃力和劳累的,可她却是一个劲地赶在前面,由于手握锄头用劲过度,她细嫩白白的小手都打起了血泡,可在休工后,她竟然还固执地给我和别的知青洗衣或做这做那。她总说我们都是共命运的,应多相互帮助。当我一看到此情景,就使我感动不已。
劳动之余,我们也有假日的时侯。休闲时,我俩特有情调和充满浪漫色彩,拿起钓竿一同去钓鱼。我们来到景色迷人的大自然天然森林公园,这里有一个天然巨大的天水潭,天水潭的中央,有两个巨大的圆石。它应属“天宫巧匠赐公园。”所说而绝不为过。我俩都坐在石头上开始了垂钓。再往上看,便是飞流直下的瀑布,直泻天水潭中,水花四溅,四处飞洒。在那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掩映下,天水潭的水是那样湛蓝,那样晶莹透澈,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恬雅。天水潭养殖了又肥又鲜嫩的纯正鱼,旁边都是灌木丛,野山花簇拥环绕着天水潭的周围,恬静的四周,我俩却在尽情的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钓鱼时,我风趣的说:“人们都说钓妹子难,鱼都狡猾难钓哩。”她便羞涩地说我不正经,认为我是怪逻辑的话。但我俩的配合却很默契,尽管是大条的鱼,我俩都能钓上,很少失竿。

队委会给我们还分配了自留地,我们经常研究蔬菜的栽培种植。她说我手很巧,能种菜。确实,我的自留地比起其他知青所种的蔬菜,都要生长的好,要茂盛的多。
周倩妮从不虚度光阴,充分利用好休息时间,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她的自学。她在学些什么呢?我完全处于迷惑之中。
时间在延续,我也就更是对她有了一番敬意。但她对我的执着和意愿,我就毫不留情地违背了她。
晚上我去洗澡,一走到我的床前,只见枕头边整齐的放好洗得干干净净给我补好了的衣裳。又是她,顿时,暖流传遍了我全身,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是的,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时候,我体会到她给予我的温暖及对我支持的力量。
一九七七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庋,家里来信催她回城复习。开始,她力争说服我也一同回城复习,但我借故给以回避,无奈她只好独自一人回城复习了。一个星期过去后,她给我来信,并还给我寄来了一些复习资料,但我却又一次辜负了她的一番苦心。这样,她很是气恼我了。
她正在紧张的复习和冲刺阶段,除了说服我还是回城复习的好,或是讲了她的一些生活和学习情况。
她通过一阶段紧张的复习,直到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
回到南山后,在这期间,劳动之余,她仍是一如继往地刻苦学习,她总是说:“学无止境,要不断进取,要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她也总是那么充满饱满热情和具有拼搏精神。

有一天,我去看她,见她消瘦了很多,眼窝深深的凹了进去。此时,我对她真是有一点怜悯之心,但我又能做到些什么呢?使我爱莫能助呀,我只能是从心底对她充满了敬意!
这一天,我俩吃过晚饭去散步,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微风吹拂着青山的草儿和满山遍野的山花。一路走过,一阵阵草儿的清香,花朵的芬芳扑鼻而来。小溪潺潺流水声,清澈小溪里的鱼儿,却还在嬉戏游玩,还有那野生石蛙也在咕咕叫过不歇。融融的月光洒满在草原的原野上,是那么柔和凄美,装饰得大自然是那般的千姿百态,无限壮丽……我俩一路慢慢地走着,突然,她很平静的对我说,她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我先是一愣,但我还是做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
“祝贺你!”我表示很真诚地对她说。此时,我的心啊,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从此,我俩就要分别了。
已是夜深人静,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们聊了很久,她给我补好了最后几件衣裳和袜子。在收拾东西时,她一边对我说:“以后你把家里的东西搬到我的房子里来吧,这里环境要好些又方便一点。”
第二天清早,我去送她,一路上,谁都没有说话。
金色的朝阳扑面而来,我却感觉不到它的温暖。我们走在去车站的小路上,任凭清晨的风凌乱了我的思绪,眼角有泪水滴落,滴在脚下的花丛里……转眼间,我们已来到了车站。那时的南山车站,是一个很简陋的小站。客车发班时间真快,她就要上车了,我才把提在手上的行李递给她,并急忙把其它大件的行李装上了客车顶棚上。客车徐徐缓缓的起动了,在颠簸中还微微看见她湿润的眼圈。啊,她流泪了!我不知道她为何哭泣?我还来不及想什么,忽见她急促地给我丢下来个什么东西,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封书信。车在尘土飞扬中消失了。我脚忙手乱的拆开信封,便飞快地读了起来:“我已走了,去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生活,也许是长时间的分别,望你保重身体,不要孤寂,抬起头来,路还在延伸,愿你在逆境中奋起,做时代的强者吧!”
我没有想什么,也不想想什么,我低着头默默地走着,其实,我还在想着她,她的倩影和她那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久久地在我的脑海里迴荡。
夕阳快要从西边落下去了,明天还会升起的……

【作者简介】
王跃进,1958年1月17日出生,男,汉族,城步县儒林镇人。1976年9月上山下乡城步南山牧场四年多。1981年1月回城,在城步县石油公司工作,现已退休。代表作:湖南石油刊物出版散文《岩荔子树》描写和歌颂了南山知青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