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想随说9——也说“境界”
荣玉奇
最近,和一位朋友闲聊,他问我什么是“境界”?我觉得单纯理解“境界”,就是边界或者疆界的意思。不过现在所说的“境界”和人们的认识有关,也就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思想境界。也可以理解为,境界既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也是自我修持的能力。
我忽然想起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境界的一段话。王国维对诗词颇有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一书。在这本书中有一段关于 “境界”的妙语,被很多人所传诵。他利用三段精彩的宋 词,比喻为干事业、做学问的三钟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以上三段宋词,皆是名家名句,就其内容而言,又都是歌咏男女爱情之事,而且这三段中的意思,本没有内容上的勾连。可是王国维却把它们巧妙地并列在一起,并称 之为“三种境界”,而且是“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实在是寓意深刻,妙趣横生,令人读来拍案叫绝,受益非浅。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三 种境界到底是什么。
第一段宋词,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句子,本意是描写一女子站在高楼上,看着被秋风吹下的落叶,望眼欲穿地盼望丈夫归来的情景,王国维在这里 比喻,在干事业做学问上欲有建树,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不惜“望尽天涯路”。
第二段宋词,是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句子,是说一女子害了相 思病,因想念情人,茶饭不思,人瘦了、衣肥了也不后悔,王国维在这里比喻要干成一 番事业,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吃苦精神,即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终不悔”。
第三段宋词,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句子,原意是一人于元宵灯节时外出观灯,在灯火阑珊中寻找恋人,费尽周折终于找到。王国维 在这里比喻,经过千百次的探索和磨练,终于豁然贯通,突然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事业终于取得成功!
王国维用这三段宋词,比喻为干事业、做学问的三种境界,非常巧妙,非常贴切,含有很深的人生哲理。三个境界,就像三个阶梯,只有努力登攀,才能达到事业和学问的颠峰。
2022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