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漯河市源汇区委区政府督查局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的应尽职责,在卡点值守、核酸检测、一线督导等工作中,涌现出一位位身处“疫”线督查员的风采,他们展现出督查队伍服从组织安排、勇于担当的一面。
丁家录:隔离酒店里的抗疫“点长”
丁家录,男,中共党员,现年40岁,源汇区委区政府督查局实绩目标评估中心主任。他积极响应组织部门的号召和单位指派,毅然来到五洲酒店疫情防控隔离点做起了“点长”。
丁家录说:“各级各部门领导、同事、医护人员,他们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为了阻击疫情,哪一个不是舍小家顾大家!我绝不容许自己打退堂鼓。单位在第一时间送来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确保了我在新环境里安营扎寨,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同事们还多次给我打电话询问情况,反复叮嘱我要注意自身安全。大家的帮助使我信心倍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单位和同事们对我的期望”。
赵育科:村庄里的抗疫第一书记
赵育科,男,中共党员,现年35岁,源汇区委区政府督查局办公室主任,2021年6月派驻至问十乡黄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本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他坚持冲在防疫一线,主动担当,和村“两委”一道日夜奋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在接到防疫通知后,赵育科就告别家人和不满一岁的女儿回到黄李村,每天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生怕漏过任何一条防疫信息,此时的黄李村委会也就成了他名副其实的“家”。每次核酸检测前,赵育科就和村“两委”干部晚上研究部署核酸检测前的筹备工作,早上又着力做好全员核酸检测的宣传发动和核酸检测采样点的设施配备、人员调配等,确保群众积极响应,主动配合参与核酸检测。赵育科还主动承担了全村疫情防控的后勤工作,每天为防疫卡点和宣传队的村干部、党群志愿者送粮送水。有需要采购生活必需品的村民,只要电话告知所需的东西,他就会奔波于乡镇生活超市,为村民购买生活必需品。他身穿隔离服组织村“两委”干部认真摸排外出返乡人员的信息汇总存档,并上门对居家监测和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政策解读、对特殊人群送医送药,确保了监测和隔离人员情绪稳定,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想家的时候,就利用晚上时间和家人视频聊聊,看看孩子……面对疫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在他的带领下,黄李村党群上下凝心聚力,共同抗击疫情,携手打造出了黄李“无疫村”。
卢昱:指挥部里的抗疫督导员
卢昱,男,现年29岁,中共党员,源汇区委区政府督查局督查室副主任,4月下旬被抽调至源汇区疫情防控常态化指挥部监督检查工作专班。疫情就是命令,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他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和单位的指令,逆行而上。安顿好家事尤其是在襁褓中的儿子后,迅速投入这场战斗中。他平时的工作紧张而繁琐,整天就像一个数学公式一样:“上午督导检查+下午材料汇总+任务分解+汇总上报=工作”。不仅如此,晚上还要轮流通宵值班,以应对突发事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因疫情防控的特殊性,卢昱常常是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抚摸一下熟睡的儿子,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又把他拉回了战场,但他一直默默付出,从无怨言。
在单位里,他总是提醒身边的同事们要做好自我防护,注意身体,以更加饱满的斗志、健康的体魄投入到工作中,而他自己却因长期高强度工作曾经两次晕倒在岗位上。领导、同事们都劝他回家好好休息,而他却只简单地作了一些检查,让医生开了点儿药,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
樊鲲鹏:冷链专班里的抗疫先遣队员
樊鲲鹏,男,中共党员,现年31岁,源汇区委区政府督查局督查服务中心干部,4月中旬抽调至源汇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冷链食品和工业企业防控工作专班,协助专班做好各工作组组织协调、信息汇总上报、督促指导辖区企业市场疫情防控等工作。他也深知这项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服从组织安排。在冷链食品和工业企业防控工作专班办公室,他积极发挥办公室统筹作用,协调内部三个工作组有序对接,组织筹备专班研判会、部署会、调度会10余次。他还和指挥部同事一道加强与疫情防控指挥部沟通衔接,收集汇总全区冷链食品企业、工业企业、商超市场等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最新数据,坚持日汇总、日报告,形成专班简报10余期,为领导科学决策、精准调度提供第一手详实的资料。
樊鲲鹏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工作,督促企业、市场建立应急预案,指导开展健康监测、防疫宣传、重点消杀等疫情防控工作。他先后30余次陪同专班领导到乡镇农村、街道社区、园区企业、集中隔离点、市场商超等疫情防控一线督导调研、暗访检查,翔实掌握企业市场主体疫情防控整体工作开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现场督导整改。尽管抽调时间只有短短20余天,但他从中学到了在进口冷链环节上对付疫情的方法,感受到了亲手阻断疫情传播途径的自豪感,他的工作也得到了相关领导和专班同事们的一致肯定。
作为机关干部的一员,积极投身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本身就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身为源汇区委区政府督查局局长的张战营会同全体班子成员每天都在忙碌着,安排会议、一线督导、统筹协调、卡点值班等工作更是躬身入局、率先垂范。多轮核酸检测中,大家每天早上6点多到达核酸检测分包点位,在现场搀老携幼、维持秩序、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看到医护人员不足时带上隔离面罩给医护人员当起了助手,他们时常是顾不上喝水,错过了饭点;在单位分包的疫情防控卡点——柳江路中泰雅苑小区,该小区是一个典型的三无小区,门口其实就是一条宽约4米,长约200米狭长的临街胡同,窄的撑起一顶简易帐篷都会影响小区居民出入。起风的时候,通透的“穿堂风”刮在值班人员身上,凉飕飕的,遇到下雨天更是连个避雨地方都没有,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也没有一个人退缩。办公室的姜大地、董少千两位年轻同志除参加正常的办公室值班、卡点值守外,还为值班同事送饭、送水,统筹着办公室的一切事务;实绩目标评估中心的魏娅楠、李丹丹在自己身体有病的时候,仍然轻伤不下火线,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工作;单位其他女同事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虽然承担着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媳的重要角色,但还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全民抗疫的大局中;负责市、区周交办、月讲评工作的娄贤斌等几位同志,参与中心工作的同时,业务工作一刻没有放松,车辆不准上路行驶,他们就扫共享单车,确保疫情下市、区交办的各项工作快速交办落实。
这些看似普通又感人的一幕幕画面,相信大家的身边会有很多,正是有了这些扛起社会责任、勇于担当的人,他们在默默地付出,这个社会才形成满满的正能量风气,面对疫情,他们无惧艰难险阻往前冲,他们始终相信胜利就在前方。( 姚伟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