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育秦:春天啊,你慢些走原创 剗却君山 我们这一代s 2022-05-25 00:00 发表于陕西
【第983期】
编者按:客观生活和主观感情在想象的假定性中遇合,便构成了形象胚胎,这是形象发生的普遍规律。由于文学样式不同,审美规范不同,客观生活和主观感情的遇合方式也不同。一般说来,在抒情散文中,主观感情比客观生活更占优势,更容易被自然景物所触动,因而,借题发挥的空间比叙事散文广阔得多,灵活得多,深远得多。想象的概括性和写实性互相融合,单层次结构和多层次结构交替出现,意境便呼之欲出,这就是抒情散文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原因所在。(本刊评论员:孙爱国)
如果问一年中最喜欢什么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春天。喜欢春天,不仅因为她是一年之首,蕴藏着种种美好的希冀,更因为她是那么娇柔,那么暖心。期盼着她的到来,也担忧她的离去。
小时候,在无尽的寒冷中,我总是等待着春天早些到来,用她的温暖和明媚来照耀我们。每当看见迎春花,就知道春天来了,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兴奋和愉悦呢?我真想跳着去上学,哎呀,不行,母亲说我是大孩子了,要学得稳重点儿,于是,沐着春风,迎着春光,慢慢地穿行在两边挂满风景的街道上。
春天还真是个调皮的孩子,有时和风细雨,有时风沙弥漫,有时阳光灿烂,有时烟雾沉沉。街上的人们,一会儿棉袄,一会儿春装,整个春天都在薄薄厚厚中不停地变换。等她的情绪稍稍稳定,让人一颗心放下来的时候,我们的双脚已不知不觉地站在了夏天的边缘。如此突兀,大有“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的感觉。
时间的沙河流淌如前,并不会因此而放缓了脚步。低眉之间春将尽,抬眸而望夏荷青。可不是吗?油菜花谢了,结出了籽粒;蚕豆宝宝大了,挂满了豆架;麦杆上挑出了旗儿,一颗颗麦粒正在变肥;玉米苗也窜出老高,绿油油的叶子迎风摇曳。花开花落,春姑娘真的去了。
春天往哪里去了呢?我也说不清楚。我似乎总是被时间推着向前走,发现自己在随着日光叠加的年龄里,愈来愈显得迟钝了。这个春天,疫情将我们困在家中,打乱了赏春的脚步,却困不住满园春色。有脚腿方便的,家里能脱开身的朋友,经不住这春色的诱惑,一波一波地就近欣赏身边的风景。感谢朋友,不忘友谊,让我跟他们一起“云”看花,赏春色,分享快乐。
既然不能出去踏青,那就把春天请回家吧!春风有信,杏花有约。站在“云”端远眺,山间田野,一片雪白,房前屋后,重重叠叠,在双泉流碧处,在柏林寺庙旁,在林间小道边,在古宅庭院里,杏花开遍了袁家村,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杏花图。花海中,杏林间,春风吹过,满地花瓣都浸润着花香,浓郁醉人,仿佛我也到袁家沾了一身杏花雨。
一夜春风,梨花似雪,酝酿了一个冬天的春色如期而至,万泉古城的万亩梨花相继绽放,枝枝簇簇,将春天的孤峰山装点得素雅而充满诗意。微风中,红色的灯笼与嫩绿的柳芽儿、如白雪般漫天飞舞的梨花,和成一幅曼妙唯美的田园诗意图。梨树下,成片的油菜花迎风绽放,与纯白的梨花相映成趣,合奏一曲动人的田园赞歌,在孤峰山的映衬下,恰似遁入了人间仙境。
紫禁城的春色也不逊色,从朋友千里之外发来的照片中我看到:海棠花的花瓣随风起舞,飘飘洒洒,在阳光和红墙的衬托下,向大地散落,美得使人窒息。御花园的白玉兰、红玉兰竞相开放。含苞待放的牡丹花蕾摇摆着枝干,以她特有的风格来吸引着八方来客,那别样的风采摄人魂魄。
说完了花事烂漫,春色浓郁,我又想起那些野菜的草香味了。一场春雨过后,野菜从泥土里钻出来,各种嫩芽儿和花骨朵从树枝上冒出来,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了丰富的绿色食品。“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割了当柴烧”。正月的白蒿味道最好,药效最强,择白蒿是考验人的耐心的劳动,要把白蒿从去年的老杆上摘下来,还要择去附着在上边的干叶叶枯杆杆,洗净晾干拌面蒸熟,是吃白蒿的最佳选择。
荠菜叶子肥硕,根系粗壮,犹如晋南人的性格,粗犷厚实。一丛丛、一簇簇根植大地,只能用铲子将它们连根挑起,抖去泥土,放入篮子里。荠菜的做法很多,可炒食,可凉拌,可入馅,是做水饺、馄饨的最佳材料。在我的少年时光里,吃一回荠菜水饺,就像留住了春的味道。
地里的还没有说完呢,树上的花就迫不及待地开得汪洋恣肆。一串一串的榆钱,在春天里绽放着笑颜,捋一把放进嘴里,软糯清香,浇汤、擀面条、摊煎饼、捏窝窝,咋样做都好吃。
当春暖花开,细雨如丝的时候,香椿树便冒出一簇簇红红的嫩芽,那么鲜亮可爱。在我国古代,香椿是长寿的象征,又有许多药用价值,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绝妙诗句。“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元好问的《溪童》描绘了春天儿童们在山中溪水边采香椿芽的情景,颇有情趣。
槐花是乡村最富特色的景致,槐花一开,整个村庄都会弥漫着一种甜丝丝的清香。吃槐花也是春日里最愉悦的事,把槐花择好后,洗净控水,拌面上笼蒸熟,新蒜捣汁和着香辣的辣椒油一拌,那滋味,余味绕梁。
欣喜的是,今年春天我还出了一次门,扫墓时在父母的墓地挖了一大包蒲公英,回家美美地吃了一顿。更让人开心的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惦念着我,爱护着我,并且用我喜欢的方式来给予种种温暖和关爱——能出去的亲朋厚友从没忘记我这吃货,把择得干干净净的白蒿、榆钱、洋槐花、香椿芽和红葱源源不断地送过来,像极了疫情中的“爱心菜”,面对这真挚的情意,自然要心怀感恩地收下。我不仅享受到了野菜的美味,也感受到了友情的温度,这珍贵的友谊,连同这些记忆,永远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吃在春天,是那个时代人们的起码追求,也是一段珍贵的生活经历;它是一个年代的缩影,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更是一种回忆,一种关于生活的思考,让我们这一代人更懂得生活的艰苦,更珍惜当下的幸福。
四月处处皆美景,每一处都蕴藏着春天的温柔,释放着令人欣喜的勃勃生机,万物萌生的希望和无限春意,点缀着我们的美好生活。
我不喜夏日的燥热,因此恋着暮春的好。我喜欢春天,不仅是有花开蝶舞,还源于我的父母,他们热爱春天,永远地留在了春天,与黄土相偎,与花草为伴。我所要表达的情绪,都和春天有关,都和祈愿有关,都和爱意有关,因为我是春天的孩子。春天啊,你慢些走,我爱你的百花齐放,我爱你的百鸟争鸣,我爱你的莺歌燕舞,我爱你的柳绿花红,我更爱走在春风里的父母。
时间恨短,光阴嫌慢,但见鬓发染,不知岁月远,季节的无奈最终难抵时光的无情。树木可以重新泛出新绿,人生的春季却只有一次。“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每每看到镜中的白发,总是告诉自己要接受衰老,想方设法给自己一些慰藉,慢慢感悟到,人生没有什么能带走,躯体和灵魂都是一缕青烟,不管路途多么艰难,多么遥远,你只管步履盈盈,从容向前,莫要恐慌,因为无处可逃,无处躲避。
落红满地,芳菲已尽,春已归去,暖香在怀。一季有一季的风景,一程有一程的心境。“我们能抓住恋人的手,可是有谁能抓住青春的手?”“春天,你慢些走”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无论如何不舍,春天总会离去,心中若有阳光,何处不是春天?老妪归来踏夕阳,不负美景好时光,去追寻那五彩斑斓的梦,努力奔赴下一季的精彩,去等待另一个明媚、绚丽的春天。
2022年5月4日于万荣
责任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