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志超,1954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退休前是税务局干部。业余爱好诗歌,爱好摄影。
愚公移山·真实版
作者/超哥
朗诵/月娥
郭亮村
位于太行山的
绝壁之上
站在山脚下
仰望
郭亮村的绝壁公路
就像那从悬崖上
飘落下来的“丝巾”
无规则地环绕在
悬崖峭壁之上
时隐时现
经受着
峡间的春雨花香
目睹着
峡间的北风山瘦
诠释着
峡间的晨阳夕落
迎来送往着
观客
乘车
行在绝壁洞中
横穿绝壁的人工
隧道
坑洼不平的石板路
颠------
一边是万丈深渊
看了眼晕
另一边
形状各异的岩石
参差不齐
洞里忽明忽暗
蜿蜒盘旋
车行缓慢------
听申福贵老人讲:(开路英雄)
早年间
为躲避战乱
人们住在绝壁之上
现如今
郭亮村人下山
唯一古道
一块快岩石垒起
在近垂直的岩壁上
抠出石坑
在落差200米左右的
岩壁上攀爬
险------
看得人冒汗
走的人心惊胆战
毛骨悚然
只有青壯年才能出村
没法运
大或重的东西
村中有人生病
根本没法到山外就医
路
困扰着郭亮村人
无路可走
就要开路------
1972年
在村书记申明信的
号召下
全村100多户人家
《愚公移山》
决心开出一条路
没有资金怎么办?
全村人合力
卖掉山羊、药材
卖光了牲畜和
成材的林木
集资
购买雷管、炸药
铁锤、钢钎
等材料、工具
并选出十三个青年
做为开山建路的主力
号称十三壮士
大着胆子
腰系大绳凌空作业
钢钎凿赤岩
铁锤破岩壁
抡锤打钎啃岩石
10公分炮眼
8镑重的铁锤
要打上千次
一锤下去
石头上见一个白点
火花四溅
山硬
郭亮人的志更坚
虎口震裂
血染岩石赤
放炮
炸出的岩渣全村人
清理
上至70岁的老人
下至8岁的娃
大块的用力搬、挪、抬
翻、推到崖下
小块的装进筐、篓
篮子里
倾倒到崖下
人人肩头成茧
手上血泡
用坏了
4000多个铁锤
消耗了12吨钢钎
在无电力
无机械
全凭人力手工
凭顽强的斗志
凭坚韧不拔的精神
苦干五年
硬是在绝壁中
凿出一条
高5米、宽4米
全长1250余米的
“郭亮洞”
1977年5月1日
“郭亮洞”建成通车
这就是移山奇迹
车驶出了洞口
就闻
《清凉寺的钟声》
悦耳悠长------
远望
山石奇特
郁郁葱葱的风景
如画
挂在崖间的“郭亮洞”
嶙峋的怪石
开凿时留下的
支撑廊顶的石柱
形成了崖下的
“照明窗口”
绝壁的岩石呈红色
约有200米高
耸直陡峭
象快斧劈过
雄浑且令人生畏
看------
光秃秃的峭壁之上
竟然长有一颗茂盛的
树
格外显眼
听当地的长者讲
那是颗崖柏
立根在岩缝中
根系可长达几十米
它把悬崖峭壁装扮
它忍受着孤独和
苦难
历经着崖风洗礼
生长
是它唯一的信仰
它
傲骨柔情视大千
咬定青山不放
无穷的坚韧
任你东西南北风
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不正是
郭亮村人品格的
象征吗?
郭亮村人的
“太行精神”
是当代“愚公精神”
的真实再现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