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给
星禾艺术学校和她的追梦少儿们
东方慧
人生多彩之路
在儿时就已启程
身心健康
博学多才
品格高尚
多少人为此追求一生
若有艺术的光环加持
定能吸引更多的眼睛
这也让无数人选择学习艺术
并且笃定而行
周未清晨小雨淅沥
忙碌一周过后
不少人正放松地睡着早觉
街道比往日多了些许宁静
而那些追梦少儿
已经匆匆出门
赶往他们学艺追梦之地
星禾艺术中心
“老师你好”
一声声清涩的问候
打破了学校的沉静
孩子们在更衣室换过衣服
小跑步进入教室
仰卧、分腿、压腿热身
1、2、3………的数数声
整齐而又响亮
没有困倦懈怠
不见嘻闹喧哗
虽然都都起的很早
人人都精神充盈
音乐响起
随着节奏律动
翻转跳跃起舞一气呵成
娇宠的宝贝们
那可是相当的投入
汗水浸湿了衣衫
也没有人叫累喊疼
老师,我好想你
课间休息时间很短
围在老师身旁的孩子们急忙发声
纯真的童音
纯朴的感情
分别一周后再见
让学生对老师更加亲近
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蕾
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
怎能不让老师用心用情
格外上心
课堂上
老师是极度负责的严师
因龄施教严谨认真
精心辅导循序渐进
腿、跨、把杆的形体训练
肩、胸、腰的素质训练
转、翻、跳的技巧训练
手、眼、身法的舞姿训练
老师逐一讲解
学生凝神静听
遇到高难度的动作
老师在地上摸爬滚打亲自示范
与学生有着同样的身形

课堂外
老师是慈爱的母亲
引导学生遵纪守礼
鼓励大伙勇敢自信
教育孩子友好相处
提醒大家添衣暖身
艺能培育不忘素养教育
孩子们在快乐中健康长成
可谓情理之中
老师为了让孩子学有所获
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不亚于父母亲人
人说金子最为珍贵
可金子买不来宝贵光荫
星禾艺术学校的少儿们
进校就养成了珍惜时间的习惯
自觉把勤学苦练的发条拧紧
星禾的少儿们
因为喜欢艺术而热爱艺术
因为系统教育对她爱得更加深沉
学习从不轻言放弃
训练从不让人提醒
星禾成为学习上进的热土
星禾让孩子们都更加努力勤奋
我想对星禾艺术学校说
有你们这样的艺术平台
我们特别感动特别感恩
我想对学子们说
经过艺术殿堂的系统熏陶
你们一定会向这里的学姐们一样
或迈进“北舞、上戏”的高等学府
或拥有艺术特长
你们的人生舞台一定会广阔无垠
望着星禾艺术学校一批批追梦少儿
我们格外高兴
我们如此放心
重 逢
东方慧
八年前
我们相遇
在热力奔放的夏天
那时群星璨灿
月光依稀
八年后
我们重逢
在繁花似锦的春季
这时红霞当空
晨光美丽
曾经的相遇
留下太多的美好记忆
重逢的日子
惊艳了岁月
惊喜了自己
过去的画面
悄悄在心底翻起
那个夜晚
月光淡淡微风徐徐
也许是我们的小区不同
也许是我对环境不太熟悉
带着些许忐忑
怯怯地进入活动场地的我
腼腆得像个少女
你热情的接待
亲切的问候
快速拉近了我与这里心的距离
接下来
你成了我在都市的第一个舞蹈老师
我也幸运地成为你的学生
在你的指导下潜心学习

从此以后
我被你的热情和舞姿深深吸引
我渐渐和团队融为一体
姐妹们那般团结友爱
情同手足没有芥蒂
张姐提供饮具自购推水车
义务为大家备水送茶
几年如一日
我看在眼中
默默地记在心里
为报导这些感人事迹
我按奈不住激动的心
第一次拿起了笨拙的笔
成文后请老师指点修改
你认真阅读坦率地提出建议
从你身上
我看见你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我也体会到了
武汉人特有的爽快与大气
后来
无奈与你惜别
心中有太多的不舍
也只能缄默不语
时光流逝
斗转星移
相信是缘份的使然
我迁居到你居住的苑区
但得知你因患腿疾歇息
与你重逢
无法安排
也无相约之语
只有内心的企及
盼望缘份到达的那个时机
一次偶然
听说你已复出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
人间最美的四月天
我们居然相见
和团队的姐妹们同享丰盛
给人生增添精彩和美丽
久别的重逢有如初恋
热情拥抱那么自然
那样的让人欢愉
咀嚼着记忆的幸福
品味着难得的友谊
身处友好而又热烈的氛围
我心中不再寂寥
唯有甜蜜
队伍重建初始
你用行动表明以活跃文化生活
愉悦大家为宗旨
而非谋求个人利益
你的德艺双馨
你的担当作为
你的管理理念
你的人格魅力
令姐妹们赞叹不已

这里
大家迈着轻盈舒展的舞步
这里
飘荡着优美动听的旋律
每天都在用心演练
每次都是快乐相聚
网络群中
大家你来我往
快速点击
雅趣横生抒情歌吟
分享知识传递信息
老师精心辅导
队长领舞协调多方助力
队员们的共同发力
让团队的凝聚力与日俱增
这里成为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
学习提升增进感情
愉悦身心的作用无法代替
重逢当然美好
相聚别样美丽
对老师和队长
我心存感激
余生
我会温柔地对待世界
也会更加温柔地对待自己

保 洁 工 蒋 运 德
东方慧
最近一段时间,我每每迈出家门,总有种别样的感觉。门厅公共区域的地面、门窗格外洁净,电梯内、门厅处散出一股熟悉的消毒剂味,清爽、安全之感跃上心头。莫非是苑区更换了保洁人?因和他们的作息时间有差异,我一连多日也没能在单元楼里遇见这位保洁工。
一天临近中午时分,终于在门栋一楼遇见了正在清理污渍的保洁工。这天上午我有事先后三次出门,清晨踩着洁净的地板砖匆匆而出,中途回来时,只见电梯口有一道长长的带油的污渍。要是在以往,当天也许无人清理,遇上保洁工第二天休息,甚至两三天也拖得过去。当天我再次出门回来,发现有保洁工正在埋头苦干,仔细一看果然面孔很是陌生。现在可是保洁工该下班的时间了,我心生疑惑问老师傅,怎么现在还在工作,是否离家远中午回不去?他说百步亭社区为他在本苑区提供了住所,现在老伴正在做午饭,自己抽空到门栋检查一下,发现这里污渍比较严重,怕影响居民出行,就马上动手清理上了。听他说来,他对百步亭社区暖心的安排十分感激,有空就想多为苑区做点事儿。
这位保洁工叫蒋运德,六十开外,河南信阳人,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外地,另外两个儿子都在武昌工作,他和老伴觉得自己身体硬朗,便出来找事情做,一是能增加些收入,二是还能为社会出点力,自己就是有用之人。经朋友介绍,他来到百步亭社区做保洁工,负责201栋(18层)两个单元、202栋(18层)二单元、203栋(11层)三个单元,总共6个单元87层的公共区域卫生。
蒋师傅对工作安排与以往的保洁工不同。清晨5点至6点,昼夜交替时分,正是许多人还存享受美梦之时,蒋师傅5点就已起床开始上班前的准备。公司规定其工作时间为上午7点至11点,下午1点半至4点半,蒋师傅6点就到岗开始一天的工作。他赶在居民出行高峰前把门栋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放弃了小巧轻便的平板地拖和圆形拖把,选择使用八十多公分长的平板地拖。又重又长的地拖在蒋师傅手里有规律地划动,就连居民家门口的部位也从不马虎,这可是有些保洁工不大触及的地方。蒋师傅拖地看似轻松自如,其实也憋足了气力,即使在凛冽的寒冬,他头上也常常渗出细细的汗珠。每拖两三层,地拖就需清洗一次,大平板地拖必用手揉拧干拖地才会干净无痕。细心的蒋师傅很重视洁具清洗,即使下雨天他也从不懈怠。打认识蒋师傅后,我常常发现他冒着小雨在露天水管处清洗拖布和清洁用具。
蒋师傅负责苑区6个单元共87层地面,还有门窗玻璃、电梯、步梯、栏杆扶手、消防设施等,一一清扫擦抹,看着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实则耗时费力,不认真细致很难做好。蒋师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交替拖擦巡迴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每天做完三个单元的清洁后,就把重点放在对六个单元的巡迴检查上,第二天再做另外三个单元,以此循环往复。巡检是保洁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保洁工责任心的具体体现。蒋师傅边检查边处理散落的垃圾污渍,始终保持楼道清洁。疫情防控期间,蒋师傅把消毒杀菌作为保洁工作的重中之重,居民明显感觉蒋师傅负责的区域防疫消毒工作比以往做得更为扎实。
服务行业历来就有“一人难满百人意”之说,要让两百多户居民满意,难度可想而知。单元楼保洁工走马灯似的换,得到好评的不多,蒋师傅却让居民们称赞不已。今年春节期间,蒋师傅因老家有事请假回家,物业公司临时安排他人替补,几个不明真相的居民以为更换了保洁工,便到苑区物业管理处要求别把蒋师傅调走。一个普通的保洁工,能让居民如此关注和热情挽留,的确罕见。
人在社会上的分工不同,责任也有差异,一般人眼里,保洁工没有技术含量是个粗活,可蒋师傅却用心来做并把它做到了极致。我们生活中,还有无数个像蒋师傅一样的保洁工,“舍得一人脏,换来万人洁”,在极其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和奉献,我对他们格外感激和尊重。
美从来都不缺乏,只是缺少发现。蒋师傅这样的保洁工就是一个个美的使者,让我们在花香曲经中,在来去匆匆的行程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武汉的美好!

吕传慧,网名: 东方慧。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国企退休。热爱生活,具有创作热情,积极传递正能量,在本厂报刊、襄阳市军工专刊、百步亭文学、长江文学东亭创作中心均发表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