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的重要概念,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意义。从文化和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也需要具备“新时代”的意识,打造“新时代”的目光,拥有“新时代”的思维,实现“新时代”的目标。
入选此次活动的书画家,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创作了大量有生命力,有穿透力的艺术作品,在“新时代”构筑了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新经典,以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参与推动了“新文化”,是中国新文化的推动者。
1947年1月生,山西大同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0年以书法艺术专项被天津市市政府聘为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2017年任天津市艺术学会副会长。
学习书法由兴趣而起始,由热爱而坚持,由困惑而钻研。
言为心之声,字为心之迹,总希望自己的书法创作能阐述自身精神世界的不同侧面。
曾梦想自己的作品有的能如“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有的能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有的是正襟危坐,庄重典雅;有的是闲庭信步,云淡风轻;有的如诉衷肠,娓娓道来;有的是诙谐戏谑,谈笑风生……
为此,多年来一直循着书法传统技艺和个人精神涵养这两个方面坚持不断地进着自我修养。
在技艺方面,几十年坚持不断地临帖,认真学习研究传统技法。在立根魏晋的同时,辗转于各代诸家,像蜜蜂采蜜一样从不同的鲜花中汲取营养。在其过程中,有的碑帖只学其笔法,有的取字势字姿,有的只体悟其中的一种气象。像我们吃饭一样,力求将各体各法弄懂学深之后,再将其融化而生成另一种物质,即自己书写时的血和肉,骨与筋,魂与魄。
在学习研究中,努力寻找一种空灵而飘逸的精神内涵和轻巧诙谐的内在特质。期望能在自己实际书写中,能在不同笔墨、不同境况,不同文本和不同心绪的情况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作品面貌。
在个人修养方面,努力提高热肠柔情和豪气侠骨并重的气质涵养;在为人上努力做到既要有坚定的信念,还要有散淡平和的心理运筹。
在尊重传统敬畏传统的前提下,不趋时不媚俗,坚守自己的初心,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在生活中,努力让自己的内心经常与大自然连接并融合。努力从日常生活的表象中,从现实生活中各种名利诱惑中摆脱出来,从而进入自己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凡事都以自己的触角,穿过事情的表层而进入到细微的隐秘中。渐渐增强内心的张力和坚忍,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启发智慧,激发创造力。
在其方法上尽量朝着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齐驱和兼容,朝着在微观和宏观不断切换和调控的方向努力。
在修养过程中喜读书,勤思索,重领悟,每有感想必记于册,并常以自作诗文自遣之。2015年个人论著作为天津市文史馆馆员著述系列之一的《翰墨心语》,由天津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
刘春雨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