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黄曙英:相约葡萄树荫下
精华热点
说起葡萄,心里总会涌上丝丝缕缕又酸又甜的滋味,那种挨挨挤挤,共享金玉满堂的喜悦,总给人富足安康的甜美。这便是家的感觉,亲切而又温馨。 我对葡萄情有独钟,与味觉无关,只因从小在葡萄架下成长,看着她从幼芽勃举到粒粒结晶,从板结的酸涩至溢满甜汁的浑圆,生命成长的历炼,给了我潜移默化的濡染与启迪。尤其是收获的季节,一生行医,乐善好施的爷爷奶奶,总会清理出酿酒的大木桶,将那一串串玲珑剔透,或白或紫的葡萄剪下,轻拿轻放,像对待初生的婴儿般,齐整地叠成小山高,然后吩咐我们抬到庭院外,一家一户地分送过去。虽是礼轻,但爷爷奶奶说,“一个杨梅一个意”,从邻里乡亲舒放的笑容里,我亦读懂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蕴涵。而葡萄散粒,长辈们便洗净加上白糖,放置瓷罐,酿成原汁原味的葡萄酒,正是在这种淳厚的家风中,我们亦如那粒粒葡萄,聚合时和睦共融,分散时情深意长,像一坛味道纯正的家酿,散发出耐久的醇香…… 如沐温泉的韶光,总让人终生受益。离乡的日子,常想起故宅的两棵爷爷奶奶亲手栽种的葡萄树。七夕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相约鹊桥,共话思情的浪漫,恒久地凝结在我的心头,串串如葡萄,散发出古老的人文的光芒。而当我忆起慈蔼的爷爷奶奶,相濡以沫、执手一生的深情,不由地泪湿双目。95高龄的爷爷临终前的眷眷牵挂,让人难以释怀,那时奶奶已患老年痴呆症,但除了爷爷,她连挚亲的子孙都不认识了,她依然慈蔼好客,只是为自己的健忘而深感抱歉,“人老了不中用了,我想不起你们的名字了,反正都是自家人。"并再三挽留对方小住几日。爷爷弥留之际,她要进后厅去探望,我们怕她承受不了,想阻止她。然而,从没对人假以辞色的她,竟一改恭顺,暴怒地持杖驱赶我们,当她握住垂危的爷爷的手,流着泪,坚定地对爷爷说,没有我的同意,阎王爷也不许带走时,我们已无法抑制内心的巨痛。也许是上天怜悯,爷爷走后,奶奶的痴呆症更重了,终日如置梦中,将自己变成了年青的少女、风情的妇人,在臆念中与爷爷相约相聚,那些情歌那些呢语,在那郁郁葱葱的葡萄架下萦绕,常让我们晚辈心内恻然,不忍熟视。春节的一天,奶奶突然意识清晰,拉住我和妹妹的手,问,“你们的压岁钱还在吗?我的压岁钱都藏在内衣袋里,你们也别乱花,等攒够钱,我们带上家酿的葡萄酒,一起搭车去西天看你爷爷。"惊闻此语,我和妹妹已是泪流满面,“爷爷去西天念经”的谶语,只是应对她每天楼上楼下四外找爷爷的痴苦,想出的善意欺骗,时隔四年,我的奶奶终敌不过风烛残年的煎熬,搭上了天国最后一班车,随爷爷而去,记得奶奶回光返照的瞬息,面色潮红,拉着大哥的手欢喜地说:光仔,这次阿婆要去了,你阿公的轿子来接我了……" 年年岁岁,葡萄树依旧,以顽强的生机,攀上枝头,抽芽结果。粒粒葡萄,粒粒欣恬,都涨满了新生的光芒。我常想相约葡萄树下是我心灵的福祉,这浓汁,这果香,寄托的何止是我的追思与感念,还有太多生命无法释然的轻与重、得与失,以及让我生生不息探求的爱之真谛!
作者简介:黄曙英,女,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协会员,宁德市作协理事,福安市政协委员,文化专题片《千里赛江行》主创之一,全国第二届书香之家,个人成果入编《福建省文艺家辞典》,曾进修于省文学院,在《散文天地》"跨世纪青年散文家专号"推介,担任过福安报记者、副刊编辑,个人散文、诗歌、小小说、小品等曾获全国、省、市奖项,并入编数十本作品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