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乡愁的远处是水
陈学斌
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远离故土已成常态,打工、求学、经商、谋仕大多都在外乡,谁都会时不时地想起自己的故乡来,日思夜想多了,乡愁慢慢变成了一种“疾病”。
余光中先生说:“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乡愁它通过一张窄窄的船票,跨过一湾浅浅的海峡,就可以有想见到的人、就可以有想见到的风物。可这一江东流的春水,载不动,许多愁!

满满的,都是乡愁的滋味……
白居易有一首《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种蓝比蓝草还要蓝,怎能不生出江南之忆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黄昏日暮,炊烟袅袅,倦鸟都已归林,游子怎能不起乡思呢?浮云挡住了前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为君谈笑静胡沙已成笑谈,“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回乡的心是那样地急切,回乡的情是那样地热烈、回乡的路是那样地荆棘,河南巩义,杜甫日思夜盼的地方,临了,还是没能回去;帝都洛阳,近在咫尺,可渡过汉江,感情反而怯生生的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好在我们的刘禹锡有昂扬的斗志,不屈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可以暂时忘了乡愁,暂凭怀酒长精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大大咧咧、潇潇洒洒、狂放豪纵的李太白原来同样有小儿女情态。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个贺老大,不管皇恩多么浩荡,京城多么繁华,众人如何挽留,门前的镜湖水,才是他心头永恒的朱砂痣。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的刘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陶渊明、“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卢纶,不管他们的境遇如何,故乡的那一江碧波才是他们想去的天堂。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诗人迷的是诗情,留恋的还是故乡的一江清波。

留恋的还是故乡的一江清波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这恰恰就是“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啊!
在深情凝眸故乡的风物中,我看到了那一汪蕴藏人类最深情感的眼泪,那不正是水在乡愁漫起的时候氤氲而成的吗?就在母亲半倚门框痴痴等待不果时,就在异乡月色如水心绪翻飞时,眼眶却不知不觉又潮湿了。乡音袅袅,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泪。梦回的午夜,枕头上常常湿了好大一片。
原来,我的前身和黛玉一样是水做的。
与大多作家的乡土情怀不同,我更侧重于乡水情怀。李后主的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愁绪渲染得如此可触可摸。蓝墨水上游的故乡之愁又何尝不像那哗哗流淌的春水,我走到哪里,它就流到哪里,仿佛我身体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故乡的那一池清溪河水……
故乡的春天如水,故乡的月色如水,故乡的梦境如水,故乡的情怀如水,故乡的花朵如水般空灵,如水般曼妙,如水般清亮,如水般灵动……

陈学斌:乡愁的远处是水
陈学斌“乡愁四韵”:①《乡愁的远处是水》。②《乡愁的深处是酒》。③《乡愁的凝眸处是月》。④《乡愁的缠绵处是情》。
痴心二胡-《我想有个家》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好羡慕他,受伤后可以回家。而我只能孤单地寻找我的家……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陈学斌作品
作者简介:陈学斌,湖南省长沙市某机关单位处长。全国“三八”书香顾问团顾问;橘洲讲坛特邀学者。著名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红色记忆》、《心灯》;发表评论、散文、诗歌等百余万字。获全国性文学大奖17次。2006年度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英雄群体中国工农红军的总撰稿人。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