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爱铺在东辽河畔的黑土地上
——记农民画家诗人李纯澄的事
王洪志
一幅农民画,凝聚着浓浓的乡情,记载着乡村振兴的历史;抒发着热爱家国的情怀。
在乡村振兴的声声号角中,神州大地一片繁荣,涌现出一批批赞美新时代乡村巨大变化,以文化艺术形式做出奉献的农民画家、诗人。其中,东辽河畔的农民画家、诗人李纯澄就是典型的代表。
改革开放让东辽大地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李纯澄每当沿着流光溢彩的乡路,眼望群山沃野,胸中都涌动着澎湃的创作激情。他带领团队不辞辛苦,用七年时间走遍了东辽县13个乡镇234个自然村的山山水水和发展中的农业企业。
他以厚重的乡情创作诗画,讴歌家乡在新时代的奋起,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每篇诗画都传神生动,饱含深情,引发人们的热恋和向往。
热恋诗画 苦练基本功
诗画相融,诗画同辉。是古往今来的一大亮点。
李纯澄出生在东辽县云顶镇,与著名演员闫学晶是同乡。家乡美好风光的诱发,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使他从小就产生对诗画的爱好。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他从没改变过初衷。他穿越了七十多年的风雨沧桑,每一阶段的人生经历,都留下了学习诗画苦练基本功的感人故事。
他读小学时上课之余,喜欢读小人书、连环画,感受故事情节,琳琅满目的画面充激他的心灵。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力的提升,李纯澄热衷于阅读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岳飞传等长篇小说,背诵唐诗宋词如痴如醉,有时在煤油灯下看到深夜。特别是书中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他。在阅读岳飞传“岳母刺字”的章节时,他久久不能忘怀,暗暗地下决心,要像岳飞那样文武兼备,做一个时代需要的有作为的人。他学诗爱诗练诗成魔,牢记词牌名字,反复背诵喜欢的古诗现代诗,虚心向老师请教,向他人学习,专门准备笔记本撰写诗句。由于家境贫寒,舍不得买画笔和纸,就用树枝子在河套沙滩上撰写绘画。
1964年他在东辽县白泉中学毕业后,被选送到白泉镇赵家村五队集体户,在新的环境锻炼成长。在生产队干活歇息时间,别人唠闲磕,他便独自在一旁练诗画,天天坚持不停,挤时间苦练。
他很幸运,文革期间,著名画家南仁刚插队锻炼,正好分配到他所在的赵家村,他主动和南老师靠近,得到耐心指导,对画的线条、色彩、虚实、取舍、寓意有了深刻了解,并在学画练画的同时,以画配诗、诗画相融,形成了一大特色。在他务农期间,家乡附近的平岗矿白泉井用人,他被选中当了一名矿工,在井下挖煤。虽然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但他苦练诗画的爱好不变,便以矿工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诗画。三十四年的矿工生活,使他的诗画创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台阶。退休后,他更是笔耕不停,继续苦练基本功。
心系发展 抒发爱乡情
谁都爱自己的家乡,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一种美德。李纯澄尽情发挥诗画的才艺,表达对家乡的热恋,格外引人注目。
2007年他从矿工的岗位退休后,家庭条件很好,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有一个称心的工作,收入颇丰,没有后顾之忧,本应该以休闲的方式欢度晚年。他却一改常态,以创作诗画为主旋律,并下决心,挥动手中的笔,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诗画的形式抒发出来。为此,经过反复思考,做出了行动规划,用多年积累的资金和子女们的孝敬钱买了一台车,下决心自己驾车,要走遍全县的每个村,去体验生活诱发灵感,用心感悟生活,精心创作诗画,去实现一生追求艺术的梦想,抒发热爱家乡的火热情怀。
七年多的时间,他带领几位诗画爱好者,跋山涉水,冒着雨雪风霜、披星戴月,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在东辽县十三个乡,二百三十四个村的古老传奇的沃土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他首先来到居住地白泉镇所辖的每个村采风。其中,保善村当年是个贫困村,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靠卖血生存,是远近闻名的卖血村。改革开放后,这里的村民精神振奋,在党的政策指引下,靠勤奋致富,一步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变化。李纯澄来到这里,通过和村民交流,面对变化的新景象,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满怀深情挥笔绘画。诗人写到:“昔日卖血求生存,今日黑土变成金。六畜兴旺五谷丰,富有迈进农家门”
他在走访建安镇东壁村时了解到,过去因生活困难,很多村民移居他乡。现在家家户户小日子过得腾腾火火,很多村民自己有了小轿车。他为这个村画好一幅画后,诗中写到:“东壁山啊东壁景,东壁村民抒真情,改革带来新变化,农用轿车门前停”
为了描绘家乡的变化,七年时间,他还访问了许多农业企业。当他走访位于东辽县安石镇吉林省金满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后,通过和董事长李淑侠及企业员工交谈,参观了厂区丶乌苠田,顿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该公司年产值可实现二千多万元,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在绘成的画面上写到:“名谓淑侠有侠风,身披阳光踏征程,带领村民走富路,东辽巾帼排前名。”
李纯澄用心血和汗水,为家乡的发展抒发才艺的行动,在家乡广为流传。
拥抱生活 度好美人生
现在75岁的李纯澄,一路走来,诗画爱不释手,使他的人生增添了美好色彩。她常说我虽然七十多岁了,第二个青春刚刚开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退休后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近年来,他出任了东辽县农民书画协会会长,搭建了一个充满了乡土气味的艺术平台,凝聚着一百多人全县诗画爱好者,不定期的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互相交流,共同展示,以爱东辽、颂东辽为主题,让创作农民诗画这项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为了做好全县各乡镇所有村的诗画展示,自己投资了八十多万元,买了一台专用轿车,买了一个房屋做画室。他春夏秋冬奔波在家乡的沃野和村庄之间采风、驾车、制作艺术品。他的画室设在东辽县城的白泉镇黄金地段,他每天除了下乡走访,都是在画室里绘画。小小的画室天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展示了是广阔天地。
退休后,李纯澄辛勤耕耘,为自己人生阅历,创作的诗画,先后正式出版了《关东百态》、《百里东辽入画图》、《辽河秋心》三本书。这几本书记载着他的人生履历,抒发着他对家乡的热恋。
李纯澄是一位农民出身,有很长一段矿工经历的诗画艺术家。他的行动和作为,为成千上万的退休老人做出了榜样,他把爱铺在东辽河畔的黑土地上。
撰稿人王洪志
责任编辑李牧1324161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