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苑青春正璀璨
——记临汾书画家高志刚老师
文l翟耀文
在临汾书画界,高志刚老师无疑是最优秀的一位。说他优秀,是因为他不仅画画得非常好,字也写得非常漂亮。高志刚老师的书画作品,有一种境界,一种学识,一种品味,一种情趣,处处展现了一种书画艺术家的情怀和人品。

高志刚老师1969年出生于晋国古都山西曲沃,浓厚的地域文化培养了他自小酷爱书画艺术的天性。1989年他考入临汾艺术学校,1990年他毕业于运城艺术学院美术系。喜欢画画的他偏偏爱上了画漫画。1991年他被分配到临汾市容大队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并担任市容广告稽查中队队长和夜查队长。爱好漫画的他就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情景作为他漫画创作的艺术源泉。他用漫画呼吁人们热爱城市,热爱生活。他用画漫画的艺术感染力,使更多的人懂得了城市之美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纵观高志刚老师的系列漫画,可以看出,这些艺术作品基本取材于他的工作,他用笔画出的多是他身边遇到或看到的真实实例。比如,市容最难治愈的是“牛皮廯”。针对当时出现在大街小巷墙上和电线杆上随处张贴的的各类小广告,他在组织专人严抓硬管的同时,他用漫画作为武器,对在不同执勤时期遇到的不同事件,以不同的人物形象塑造了各类艺术特色的漫画作品。对于教育市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为一名市容管理工作者,高志刚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如一,孜孜不倦,既乐于工作,又热爱艺术,他把漫画创作融于本职工作之中。他漫画创作都以生活原型为题材,这其中饱含了一位市容工作者的博大情怀和爱岗情节。对漫画创作,高志刚老师给自己定了几条遵循的准则:一是,用简洁的笔墨与构图传达较为深刻的内涵;二是,做到保持整体绘画风格的统一;三是,要有时代的真实性与独特性;四是,要准确刻画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遵循这些原则,他的作品不仅源于生活,还涉及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每一幅作品都凝结着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彰显着一位本土艺术家的拳拳之心。
高志刚老师在创作漫画的同时,还创作了不少油画。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对淳朴的黄土高原民土风情情有独衷。他先后创作了《晚秋》、《哺育》等一大批油画作品,就倾注了他对这块黄土地的深厚感情,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社会的好评。
1991年,对高志刚老师来说,是他艺术生涯的又一次飞跃。这一年,他师从山东纂刻家石钢剑先生,开始了对青铜器、金文、甲骨文和侯马盟书等中国古文字的系统研究。通过对这些古文字的研究,他创作了大量的金文书法(大篆书法)和篆刻作品。
商代的金文书法是在甲骨文基础上产生的。仔细研究这些金文书法可以发现它有这些特点,就是“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各有风韵”。同时要求,“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起止,多露锋芒,间有肥笔”;高志刚老师在金文创作上基本继承了金文的这些特点并有新的突破。他的不少金文作品还继承了西周金文的特点,这就是:“情势清秀优美,笔道首尾出锋,有明显的波磔,结构严谨,行款章法自如”。由于高志刚老师对青铜器的铭文、甲骨文、石鼓文研究颇深,他的作品风格质朴平实,多挺拔的悬针笔法虽仍带有甲骨文的影响,但比商周时期的金文更平正、更紧密、更稳定,也更有规律。
记得有一位书法评论家说过:“一个书法家,如果没有博大精深的学问,没有超越荣辱的气度和平和的心境,是写不出有境界的作品的。”高志刚老师是一位开朗豁达之人,他不计名利,踏实做人,忠厚待人。他创作的作品古朴雅致,于近处见细节,于动处见气度,韵味悠长间蕴藏着博大的精神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作品,“得骨质之润,会敦厚之气,藏巧匠之心,超他人之神”,初看似乎平淡,但细观之,品之,就会感觉到一股清新真味之气弥漫纸上。他追求的是一种“尚厚、尚敦、尚清、尚简”的艺术风格,在他的淡淡的墨迹中,处处展现的是他把书法艺术向质的纵深推进的灵性。他的作品表达的是一种“身心合一”的整体审美观,他把书法艺术看成是他人生的一部分,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展现出他从容浑朴的个性和磊落坦荡的仁者之心。高志刚老师创作的金文作品,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失传统,柔美而不失刚劲,独特之处又不失和书之气,因此他的金文作品赢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由于高志刚老师在书画艺术上的成就,他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同时还担任世界中国文化艺术联盟秘书、人民艺术家协会秘书、中国职业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振鸣书画院理事,临汾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
高志刚老师正逢“知天命”之年,他的艺术创作正是旺盛之际,作为他的忘年挚友,我衷心祝愿他能在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上走的更稳,走的更好,走的更远!
本文作者:
为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丶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丶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丶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丶山西作家协会会员丶山西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丶临汾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丶临汾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丶临汾东方诗书画院副院长丶临汾市平水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等。
正式出版诗词、楹联、散文丶小说、论文、诗词书画评论丶诗词写作讲座、国学讲座等专著16本。创作的诗词、散文、小说丶诗词书画评论丶论文散见于省内外报纸杂志,并多次获全国和省级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