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姐家住洛宁县马店镇窑湾村,那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因为我喜欢那里的景色,所以过去常到她家小住。
进入山沟,村庄的美景就在眼前,它别致而整洁,卵石垒墙,碎石铺路,前临河滩,背衬青山,显得清秀幽静。山坡上棵棵柿树挂满了果实,好像是在绿色的画面上撒上了点点朱红,顿觉醒目,富有生气。
村民们居住在半山腰自己打的窑洞里,冬暖夏凉。院落干净整洁,院墙上挂满了柿饼、辣椒……尽显农家本色。
村子里没有水井,更没有自来水。人们吃水需要到后山沟里去挑。那水是从大山的石头缝里流出来的一股清泉,它像一个小小的瀑布,从高高的石缝中倾泻下来,流到沟底一个两米见方用条石砌成的水池子里,山水清冽甘甜,平时人们饮用的就是这股清澈的山水。再靠下面,还有一个同样的水池,那是供牛羊饮用的水。
这股水流到山下的河滩,形成了一条小河,村妇们常到河里洗衣、淘麦,很是方便。
我向往生活在那里,人少,树多,山静,水响。正如王维诗中所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每次到大姐家里,总要到山上去散步,我用脚丈量着山的高,路的远。我用目光抚摸着树的枝,草的叶,那满目的青翠令人心旷神怡。
明媚的春日,满山遍野的苹果花、梨花、杏花、桃花,那就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这儿一片白,那儿一片红,美极了。
我站在山上,用一颗娴静的心眺望山下,那一畦畦蓬勃的菜园,低矮的土屋,弯曲的小路,还有那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那茂密的竹林,心里有说不出的蜜意。
晴天,四处走走,累了,便找块石头坐下,看云卷云舒,听鸟鸣啾啾,虫鸣唧唧,有微风轻拂,层林叠翠的沙沙声,偶尔听到牧童甩起的响鞭声。丝毫不感到寂寞。倒是乐趣一路,风景一路,自在一路。走到哪里,停到哪里。那种感觉就好像你是山里的一块石头,林中的一棵树,于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间,览尽山中美景。
雨天,甚妙,静观窑外,听雨奏曲。雨幕春薄夏厚,各有千秋。雨幕中的山是画中山,雨幕中的树是画中树。雨中我撑伞徐行,或只身狂奔,雨的旋律滋润了我的心田。
雪天,鸟飞绝,人踪灭。唯有白雪,满眼皆是。远看,广阔中静谧漫延,似缓慢的乐曲在流淌,人渺小到像一粒飞雪,被那冰冷的甜润的空气包裹着,没有打扰,没有侵害,内心安静极了。
秋天,满山的果子成熟了。山里人淳朴厚道。外甥到山上摘一大筐,有苹果,梨、山枣,还有坚果,让村里的孩子、大人尽情地吃、拿,当然也会给我准备一份,让我走时带回家。
如今,大姐已不在多年,外甥们也都到城里买房居住。大山里的那股清流是否还在,我已不知道,可能山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变得更美了吧!

作者简介:郭俊花,生于一九五一年农历十二月初十,家居城郊乡在礼村,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