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六年我高中毕业,光荣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北京军区后勤部一名战士。当时正值封闭初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我就象一个文化沙漠里的行者遇到了甘泉一样,成了书店里的常客,我常常在书架傍或蹲或站翻阅各种书籍,不管是诗歌、小说、散文、历史都如饥似渴,囫囵吞下。一次,我用每个月仅有的8元薪贴一咬牙购买了一套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当时如获至宝,怕封面翻烂了就用废旧牛皮纸包裹起来好反复阅读,书里面的诗、词、曲、赋当时大部分我都能背诵下来。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与红楼梦结下了渊源!



日月如梭,时光荏苒。一晃当年的小伙子已经年过花甲。从事雕塑创作的我始终被经典《红楼梦》文学艺术所折服,红楼心结与日俱增,历久弥新。石雕作品《梦红楼》正是我多年学习、膜拜文学巨著《红楼梦》结下的硕果。把经典名著转化为雕塑造型,是我的一个心愿,也是对我的一次挑战!从2020年初冬开始创作到2021年深秋,经过十多个月的努力十二金钗模型全部完成。



《梦红楼》之十二金钗突破了我已往的创作手法,把圆雕和我创作的皮影技法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朦胧美的意境,把观众带入“红楼梦”的世界里。十二金钗为一件组雕作品,所以十二个人物既有每个人的独立性(个性)、又要有作为组雕的协调性(共性),我力求在个性与共性中找到平衡。我从戏曲中人物亮相受到了启发,将每个人物最精彩的瞬间定格成永恒,让每个人物都统一披上沙帛,衣袂飘飘,梦幻摇曳。十二金钗人物刻画都抓住人物典型情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眠、妙玉捧茶等。我的作品创作不重服饰年代性,简洁时尚,圆雕、浮雕及线描巧妙转换,使之赋于现代审美。



《梦红楼》之十二金钗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妙玉首先完成了石雕成品制作,这四位金钗因为都与贾宝玉产生过渊源情愫,被誉为“红楼四美”。林黛玉左手轻抚颌腮,右手持握花锄,习习桃花落在沙帛上好像是冥思葬花词赋;薛宝钗手执花扇,驱蜂扑蝶,大自然下少女情态尽露;史湘云醉态朦朦,衣冠略有不整,下面的芍药花在作品整体简洁流畅中显示出传统工艺之美;妙玉手捧香茶,款款走来,下方盛开的梨花象征着妙玉洁白无瑕。



感谢两百多年前曹雪芹写出流芳千古的《红楼梦》,也感谢周汝昌、王蒙、蒋勋及新认识的水溶等老师解读红楼,让我更加进一步了解红楼,把我国这一瑰宝转换为可视立体形象展现给大家,终于了却了我痴迷半生的红楼情缘!
王月明简介,1958年生于河北曲阳。多年来坚持艺术创新,借鉴意象雕塑创作手法,贯通中西,汲古出新,相继创作出《生命赞歌》、《风韵千古》、《世纪流言》等系列作品,并逐步形成了时尚、简洁、优雅的雕塑艺术风格,2008年和2017年两次成功举办了“王月明雕塑作品展”。
是: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河北省雕塑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河北省雕塑技能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保定市雕塑学会副会长
曲阳雕塑学会会长
燕赵文化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