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山阳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在县农业农村局的精心指导下,色河铺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稳粮、增产”摆在第一位,立足实际,引进企业合作社建基地,引导群众大户统一连片种植,在峒峪河流域建设850亩省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1个,带动全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00亩,落实大豆种植3820亩。
一是精准摸底早规划。组织召开村庄院落会议,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种植习惯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将全镇所有地块开展现状调查摸底,统一规划,按照确定包抓领导和责任人、确定地块、模式、实施主体、时间表的“五确定”在2月底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迅速启动任务分解,通过整合现有地块和开垦撂荒地的方式把任务落实到每一个村、每一个地块。
二是选准模式强推进。通过书记镇长分片包抓、分管领导督促推进、主管部门地头授课、四支队伍入户动员凝聚乡贤力量、宣传补贴政策,优化种植模式,强力推进实施。一是“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在以夏家村为代表的村(社),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450亩,鼓励经营主体成立种植协会、创办农机具合作社,保障粮油生产专业化、机械化。二是“人盯人+地块”模式。在以屈家涧村为代表的村(社),将400亩土地划分为30个责任网格,在种植大户中推选网格长,由支部书记担任总网格长,逐网格推进,保障群众广泛参与、规范操作。
三是技术跟踪优服务。选派县农技中心、镇农综站技术骨干,引进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组成农技服务小分队,重点围绕品种、带型、施肥、密度、机械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印发技术指南,深入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建立联村包抓工作机制,下沉村组“讲技术、算成本、核产量、作比较”,打消群众顾虑,确保先进技术、优良品种,跟踪服务进田入户。
四是联农带农增产量。此次带状轮作技术推广,通过新型玉米品种密植,达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大豆的增产效果,同时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组织富余闲散劳动力,预计带动农户1000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户均年增收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