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讲话》精神永耀文
——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八十周年
作 者:郑治全
清清延河水
巍巍宝塔山
如今看见那山山水水哟
情不自禁回忆起
如火如荼的当年
那是八十年前的五月
陕北高原
已暖咋寒
惟有那徐徐漂过的朵朵白云
把红色大地上空
映衬得更蓝更蓝
杨家岭
星斗潜移照宇寰
土窑洞
灯火通明不夜天
一位伟人运筹帷幄
思虑万千
久久难眠
他奋笔疾书
果敢决断
惟见中华民族的
文化精英和有志青年
背负着行囊
践行着信念
从前方后方
四面八方涌来
汇集在中国革命的摇篮
圣地延安
文学艺术家
个个兴高彩烈
领袖军事家
人人喜笑开颜
就文化艺术工作
进行深入座谈
你开怀直叙
他畅所欲言
毛主席侧耳倾听
研究再三
两次发表重要讲话
深刻总结了“五四”以后
中国革命文艺运动
的历史经验
就文艺工作一系列
根夲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高屋建瓴
言近指远
“我们的文学艺术
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首先是为工农兵的”
“人民生活是一切
文学艺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有出息的文学家
艺术家必须长期地
无条件地
全心全意地
到工农兵群众中去
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那里有最广大
最丰富的创作源泉。
並号召革命的文学艺术家
要联系群众
表现群众
作群众最忠实的代言
《讲话》犹如一盏指路明灯
高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大旗
引领新中国文艺大军
日益壮大
蓬勃发展
从此应运而生的
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
凝聚万众力量
奋进助威呐喊
歌剧《白毛女》
唤醒了人们的
阶级仇民族恨
激发了将士们
彻底埋葬旧世界
誓叫日月换新天
的强烈夙愿
《兄妹开荒》唱响在南泥湾
部队开荒种地
领袖织布纺线
展示了共产党人
自力更生
丰衣足食
越是困难越向前的
执着乐观
历史不会忘记
是他们拿起手中
文艺的武器大刀
舍生忘死
奋力向敌人的头上猛砍
是他们用满腔热情
书写讴歌时代英雄
激励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
为推翻蒋家王朝
前赴后继
勇往直前
狼牙山五壮士的勇敢一跳
《红岩》江姐
“共产党万岁”的不屈肝胆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的铮铮誓言
用革命的枪杆子笔杆子
终于换来了
毛主席站在
天安门城楼壮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在这彪炳史册的世纪功绩里
有他们不可磨灭的一半
八十年的历史
弹指一挥间
八十年的时光
人民文学艺术
筚路蓝缕
历经沟沟坎坎
八十年《讲话》精神
血脉永续
励志无数文学经典
如今走进新时代
革命重任担在肩
让我们集合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光辉旗帜下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高歌猛进
一路向前
(2022.5.20)
【作者简介】
郑治全,男,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澳华诗歌艺术联合会会员。一生从戎,大校军衔,原陕西省军区咸阳军分区政委、中共咸阳市委常委、西安欧亚学院党委副书记、国际学院院长。曾参与中国军事科学院组织的《苏联军事百科》翻译並荣获翻译贡献奖。长期从事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理论研究。先后荣获部队三等功和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军地各种奖励、嘉奖。部分作品和论文曾入选《中国军事文库》、《中国领导科学文库》、《中国素质教育报告》、《政工导刊》、大学《学报》等书刊。喜爱文学,闲暇时间创作的诗歌,散文等,见诸各类报刊和网络平台。与书籍为伍,因为读书就是力量。与诗歌相伴,因为快乐藏在诗行。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