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周 文 赋
文/邱春林
甲午马年,农历桂月。天地合掌,人间团圆。渝地开州,烽火寨下,白水寺中子夜传吉兆,子坪村里午时显蛟龙。时值新中国成立五岁,正好谭府周文出生。哇哇降世,惊天动地。依稀山村百年耀文星,哗然小河平水掀墨浪!
少年周文,七岁入校。读书学习,出类拔萃。门门为首,科科最前。中考第一,名扬八荒,官家易名,蒙冤落榜。代课两年,知青返乡。无娘之儿天照顾,因祸得福上西师,山村头个大学生。班里“小天才“,大三任课农大。高校生物学毕业,志愿返乡中和任教。年年先进老师,奖状叠叠齐身;优秀教科主任,政绩历历在目。开州首届名师,重庆教材审编专家,全国青年思政大会主体发言人。教书育人四十载,满园桃李遍华中。
花甲之岁,荣退临中。第二青春,冉冉升华。研诗攻书,双管齐下。亦诗亦书,诗书双绝。创办艺术馆:神马书斋、墨野艺斋、墨野艺术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其诗者,古今和唱皆活跃;其书者,临进巧出全自如。
当代诗词见浅淡,浅之格律、淡之典雅、更有甚者味同嚼蜡;谭君诗风显典雅,吟之见风骨、咏之显高深,逾加优者赏若省神。眼下书法见泛滥,泛之浮噪、滥之丑怪,平淡无奇难入目;谭君法书乃得道,得其古法、道行新奥,常书常新可堪奇。诗书中国,周文莫焉!
论古诗,李杜双融,三苏并究,苦索金句。兴吟黄果树瀑布:"悬崖倒挂玉晶帘";自题墨野馆:"湖水入砚云作纸";咏歌军神故乡:“一城山色半城湖"、“开州胜景上河图"。论新书,王风赵骨吃透,米体黄技皆通。其起笔惊天、行笔撼地、收笔巧妙、接笔创新。行草满纸如奔马,楹联诗书皆称绝,尤有榜书金字题匾:校名、村名、店名入目啧舌,书名、刊名、司名名扬全国……
优哉妙哉:《今日头条》频频出现“谭周文”,浏览读者几百万;《人民日报》《中华英才》《时代周刊》,专刊专评上正版,百万观众缤纷纭。趣哉喜哉:"特别报道",向人民汇报,作品大展惊四海;"时代赞歌",名家名品特邀展,首居高座震九州。甚哉乐哉:观世界,各大使馆传捷报,纷纷收藏布全球;看国內,各大企业争求墨宝,浩浩高挂贯南北!
难怪乎:著名书画评论家林君智贤高度评价:自古法书文人事,诗人书法最高格。谭君博涉多优、站高瞻远,益国运铸国魂,其修有范公之德,其功有颜公之忠,诗书双绝,中华奇才也!
又巧乎:笔者与谭君,近年初识于北京圣连山,同为中名联签约艺术家,菁英同班,共卧一室,彼此一见如故,神交挚友,乃赠谭君共勉五律一首:
俯仰不随俗,
挥毫正直身。
光明醮砚底,
坦荡出胸中。
诗骤风云起,
墨运古今通。
褒贬随由去,
精魂衍范宁。
以此匆匆搁笔,是为赋。
2022.5.20凌晨
邱春林:国学大师文怀沙封号仲贤弟子 中作协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网教中心、中国教育联盟客座教授。

文化贤家 翰墨雄才——记著名诗人、书法家谭周文
自古书法文人之事,诗人作书法最有文化格局,可以古今永传。王羲之作兰亭序是为证、李白作上阳台帖是为证、苏东坡作寒食帖是为证、米芾作蜀粟帖是为证。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谭周文先生亦复如是!品读他的诗文、仰观他的书法,总有文化渊妙代不绝人的感叹!谭先生以诗书两能为加持,成为传承华夏文化龙脉的大手笔!
当代诗风常见肤浅。浅之感觉,源于有失平仄,常无韵脚。当代古典诗的创作能力近乎退化到忽略不计,顺口溜诗,斯文全无。品读谭周文先生的古典诗歌,可以在当下重新感怀唐诗品质的庄严正典!他的诗既有杜甫诗歌的叙事朴实风格,琅琅上口,直击人心,用以记史也是现实主义的汗青佳作。
亦有李白诗歌富有想象力的浪漫主义情怀,待到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构成了谭先生诗歌既可以叙事又可以畅神的时代新风格,其才华追杜逐李,不谓其奴,堪以毗肩!让唐诗盛典在当下落下新的瑰丽韵脚,谭先生是否可以与李杜并喻古今诗坛的三足鼎立?可也!因为读其诗者,都可以领略大唐文化风范,皆赋口碑:先生是文化界的弘钟大吕,尘外孤标,文曲星灿!
谭先生是一位博涉多优的当代文人典范,文学做得好,政论亦深刻,他以站高瞻远的视角,跳脱了“小文人”的圈子,是一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大文人,是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导师、曾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代表出席第四届全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大会,大会主体发言稿荣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头版头条、撰写的《教师八荣八耻》入选大型文献《建国60周年教育的回顾与展望》为文为诗不是消遣,必是益国运铸国魂的大格局,其修有范公之德,其功有颜公之忠。
大文人写书法,言情畅志是也!所以他的书法绝无匠气呆板,也非奴者僵化,而是以书抒情赋中华益华夏的最高境界。起笔落笔可以写锋纤往来,金书锦字尽是国礼之贵。他的书法把书法本为线条艺术的真谛表现得无以复加,执笔写万类之像,蜿蜒如虬龙,徘徊如鸾凤,刚柔相济,牵线映带,可以在一划之间变起伏于锋梢,也可以在一点之内衄挫于毫芒,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循势瞻颜,高低有趣,有非常好的文化装点价值。
文化贤家,翰墨雄才。谭先生题写匾额遍布厅堂楼阁,俯仰皆是。校名、村名、司名、馆名、店名、刋名……从边陲山村到大小城市,从平民百姓到文化名人,从茅舍陋室到大雅之堂,其人诗书作品都被收藏与展示!书法之法,在乎先生不仅仅是书以言志的自我修养,还是弘扬文化的大行大愿!川渝诸处书题匾,万家屏障作墨迹,此等弘扬书法文化的功德,怀素有之,谭周文有之。书圣之证,一目了然,大家风范,真实不虚,诗书双绝,中华奇才!
评论 林智贤 【科普作家 著名书画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