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悟道》国学专题连载系列之一百零一
作者:康金印 主播:李鸣
《论语》各章、译文、点评及各篇要点(十四)宪问9一12章
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译文:有人问子产怎么样。先生说:“是个能施恩惠给别人的人。”又问子西怎么样。先生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怎么样。先生说:“是个人才呀,他为相因罪削夺伯氏骈邑县三百户封地,害得伯氏吃粗饭。他却一辈子没有怨恨管仲的话。”
点评:本章评子产是惠人(仁人)、子西是应否定的人、管仲是让人由衷佩服的人。孔子以褒子产、拒评子西,表对子西人品的否定,原因是楚昭王曾想用孔子,是子西进谗言而未成《论语集释》下1107页)。孔子说子产是惠人,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所记“不毁乡校”可证。因为乡人常在乡校议论执政善否,有人主张毁乡校。子产说:“其所善者,则吾行之;其所恶者,则吾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子产并非只主张施惠,他临终曾嘱世叔以猛济宽,世叔不忍猛,导致郑多盗。孔子对子产临终遗言曾赞为“古之遗爱”(《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评管仲,切入点是“仁政”,并以举例法说明,他的施政特点虽猛而仁,因而使人服。
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先生说:“贫穷却没有怨恨,很难办到;富足却不骄傲,容易做到。”
点评:本章指出执政应关注脱贫,积怨容易出事;也应引导人要富而无骄,当今,炫富成风,成了独特“民族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却成奢侈品抢购大国,蝉联法国购物王称号。炫富炫到国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见《中国经济周刊》等)孔子提出“富而无骄”,意在教有富人管好自己。不骄既易,何不为之。富人之骄,并非个人之事,极易引起穷人反感,加深社会矛盾。无骄却有利“和谐”之风的形成。《辽沈晚报》载,一辆骑旧电动车逆行的人,撞伤价值160万的奔驰,骑车的工地力工正等着挨骂,开车的下车后却说出“你受伤没?人比车重要”。他自花两万修车,分文没向骑车人索赔。开车人富而无骄,受到市民赞扬“真爷们,太仗义,有大气劲”。
11,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译文:先生说:“孟公绰担任赵、魏两家的治家老臣,可称才干有语余,但他却不能担任滕、薛两小国的大夫。
点评:本章借孟公绰任卿大夫家臣,才能有余,却任不了小诸侯国的大夫,说明每一个人都有所能、有所不能,要扬长避短、量才用人才行。
12.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什么是完人。先生说:“像臧武仲的明智,孟公绰的无欲,卞庄子的勇猛,冉求的技艺,再用礼乐修饰一下,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子路说:“现今的完人何必这样?见了利想起不应该占,见了危险不躲避能临危献出生命,很久前约定的话还能不忘,这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
点评:本章写孔子提出“成人”的标准后,子路给予修正,又提出新标准,他公然删除孔子所提“礼乐”,可见师生在礼乐上分歧明显。礼乐也属正名,子路曾说正名“迂”。子路修正老师的话能收入《论语》,是编者赞赏大师兄敢说,另外他们也不恋老师的旧礼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