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漫步王府井大街之二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漫步北京王府井大街之二
按照昨天的计划,今天我们再来追溯一下历史渊源,并从历史沿革的这个角度进行一下探寻。
据有关资料介绍,清光绪十一年的《京师坊巷志稿》中记载,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数1258个,大多数水质咸苦,只有极少数甘甜,能饮用的并不多,而十王府井(曾用名)则在甘冽可用之列中。

王府井大街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在威莎(WEEKEND)店之前,有用铁链子圈起的井盖,这里记录着王府井得名的缘由。此街始建于元代至元四年,也就是公元1267年的时候,历有"十王府街"、"王府大街"之称。据相关考证,得名"王府井",渊于明中叶以来街上的一口水井。
我们还注意到,《乾隆京城全图》和民国二年,也就是公元1913年的时候,《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中均绘有该街只有一井并明示位于此处。此井上世纪二十年代被湮没,1998年王府井大街整修改造时被发现,1999年9月9日进行了保护,此井可以说是这条街的根。
不仅如此,其实还有更古老的遗存,1996年东方广场施工,发现了旧石器晚期距今二万五千年的文化遗址,距地表十二米,有两层灰褐色文化层,表明古人类曾在王府井地区生活、栖息,在约两千平方米的面积上,发现了两千多件文物,这也是首次在国际大都市中心发现了古人类的相关文化遗存。
是的,有这样一条街,其历史十分的悠久,而其表现得也是很传统、很古朴,居于繁华闹市而表现得很时尚、很前卫;就是这条街,基本上包容了古老的商业文明,创立了闻名天下的许多中华老字号,这条街,吸收外来的西方文化,聚集了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许多知名品牌;就是这条街,中外国家的相关领导人、大富豪也经常光顾,奢侈消费品常有识货人,平民百姓、外地游客等穿梭其间,并喜欢在此逗留,可以买到居家过日子的各种普通商品;有古老的,随着岁月更迭,日见其沧桑,还有新潮的,追着时代的速度,愈秀出风采;为了辉煌的历史年轮,它有足够的资格自豪,为繁华的现实光环,它有无限的信心骄傲……这就是北京王府井大街,当然,也就是她的魅力之所在。
谈到王府井大街近几年的相关情况,我们可以这样说,王府井之所以发展更快,从南口北京饭店入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这条大街现在已经拥有了亚洲最大的商业楼宇,而且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
另据相关资料介绍,王府井还是国内商业旅行社联结最近的大型购物场所,国有品牌、老字号等最集中之地。我们也看到,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高格调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使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我们还注意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等等,早已盛装迎接四面八方的友人……
(待续)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