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至端午悼屈原》
作者:胡杨
端午节,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端是开始,开端,初的意思。端午也称端五和初五,端午的午字又与五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的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这一天,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口唱《怀沙》抱石沉江自尽身亡的日子。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出生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当时任楚国三闾大夫。他向怀王提出对朝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则受到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和奸臣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诬陷攻击而两度被遭谗言辞职,流放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势日衰落。特别是楚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的怂恿下去秦讲和。不但没成却被秦国扣留后客死他乡。这时终于激发了屈原潜藏己久的激烈情绪,他对楚国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害民。他继续坚持自己的治国主张和他那高尚的理想。他两次被流放的前后曾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他觉得无力挽回楚国的危亡,他的抱负和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他怀着极端悲愤和绝望的心情写下了《哀郢》和《怀沙》两首不朽的诗篇后,在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他带着忧国忧民的悲愤和对当朝的绝望含泪投进了汨罗江。
一位伟大的诗人,时代的歌者,楚国的精英在那昏庸无道,奸佞横行的国度里同样感到壮士断腕无力回天。他向怀王进谏如何治国兴邦却让怀王感到忠言逆耳;他向怀王忠献良策却让其感到良药苦口。这就很容易让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朝中的奸佞之吏乘机乱法,让朝纲不振国处其危。一个王朝一旦被小人左右,很快就会走下坡路。政权颠覆,朝中易主那是早晩的事。
屈原是战国时期古文诗赋名家。他写作题材多样,激情翻腾,气势悲壮。他在受小人排挤诬告和怀王的不信任极度悲愤时写下《离骚》这首诗给后人留下了卓立千秋的文化遗产。篇篇夹杂着愤世不平之音。成为中国文学扛鼎之作,也是他的绝笔之作。
屈原的死,当时楚国百姓悲痛不已,纷纷拥到汩罗江边去凭吊他,告慰这位伟大的英灵。渔夫们准备了饭团等食物投到江里说,让鱼虾吃饱了,就下会去咬屈原大夫的尸体了。当渔夫见到他在江边绯徊唱着诗歌巜怀沙》时,问他什么缘由让你这样悲愤。屈原说“我宁愿跳进江心把身躯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屈原死后,人们纷纷效仿先人,每到五月初五用泛龙舟,投粽子去悼念这位不屈不挠的舍身求正的民族英雄。两千多年來,人们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在端午这一天来悼念他。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这一天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屈原的正义精神永传后世。

作者简介
王长顺,笔名:胡杨。吉林省双辽市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双辽市文联作家协会会员。桃李文化传媒签约作家。作品分别获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的奖励。也曾获本市“五个一"精品工程奖。2021年在全国抗疫作品大赛中,散文诗获全国大赛一等奖。同年,在建党一百周年作品大赛中,散文诗获第八届中外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同年,在庆祝建国七十二周年,散文诗获全国"三亚杯"文学大赛金奖。著有文集《散谈杂说》诗集《案头歌咏》各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