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我们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纯净的水,是每天的必需品。甘甜、清冽的饮用水,不仅能止渴生津,还可以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作者有感于家乡“泓泉眼”的开发,写下了老同学作为一名励志者不屈不挠的创业经历!

我前些天回娘家,遇到了初中时的同学---栗社伟。老同学相见倍感亲切,攀谈之时我问起他现在的生活状况,在一旁的侄子忙接过话道:“人家现在可已经是大老板咯。”“哦?是吗?你做什么生意的?”我吃惊地看着老同学问道。他淡淡一笑说:“卖水的。”他说的是那么地轻描淡写,足见他的谦和低调。“可以参观一下你的公司吗?”我问道。“当然可以!”他爽快地答应着。
晚饭后,他陪我来到他的公司。刚进公司的大门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寻着花香望去,只见一朵朵新奇的小花在花池中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把这个普通的院子装饰的别有风致。环顾四周,发现虽然这个公司的建筑规模不算大,大约有三五座农家小院的面积,给人的整体感觉却是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大门的正对面就是车间大厅,我们走进大厅,那一排排堆得似小山般整齐而又干净的纯净水桶,即刻闯入我的眼帘。“哇塞!这么多啊?”我惊叹道。同学笑着说:“大部分还在仓库里呢。”
继续前行,进入纯净水制作车间,由于是下班时间,没有工人,只有那一排排洁白干净的净化机安静的站在那里,像优雅的少女般清新怡人。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洗桶车间,包装车间以及化验室,每个车间都井然有序,整洁一新。

参观完后我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夕日那个懵懂少年,如今已成为沉着老练的商场精英了。走进他的办公室则是另一番景象了:门口放着一排红褐色的沙发,沙发后面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名人字画,清新而又雅致。再往里就是他的办公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和各类书籍。办公桌旁是茶几,上面放着几套茶具。他边给我烧水沏茶,边说:“我们这里最不欠的就是水,尝尝我们这龙凤山泉的水质如何吧?”
一杯清茶幽香扑鼻,慢饮一口醇厚绵长,回味无穷,真是好水沏好茶呀!安静岁月,慢煮时光。闲聊之时,谈及他的创业史,他只用一句话总结:一路艰辛一路泪。我问他怎么想起做龙凤山泉纯净水的生意了,他告诉我说,这种想法其实早在我们村的泓泉眼被传为神水时就有了。
我们村东有一口泉眼,人称“泓泉眼”。泉水纯净、清凉,含有多种天然矿物质,无污染,是上好的泉水,我村的人都喜欢喝那里的水。有一年大旱,很多井里的水都干了,可是,泓泉眼里的水却异常旺盛。清澈的泉水喷涌而出,有的像一串串的珍珠,有的像一朵朵转瞬即逝的珠花,有的像晶莹透亮的水晶球翻滚着,变幻着,奇妙极了。于是我村的人都来这里取水,就这样解决了人们的吃水问题。
更神奇的是,还有一些人的慢性疾病也不治而愈了。于是有人就夸大其词,说此泉水是神水,能治百病。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远近村镇的人几乎都知道了,他们就纷纷来这里取水治病,还真是有些人的病就好了。于是,来这里取水的人就更多了,每天就像赶会似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甚至还有几千里以外的人不远千里来这里取水治病,泓泉眼的水是神水的说法风靡一时。
愚者只看眼前,智者发现商机。我村有的聪明人发现这是一个机会,大伙一商量就把泉眼圈起来开始卖水了。我同学那时虽然也看到了商机,但由于他当时正在忙其他生意,就没去和其他人争。后来,来这里买水的人越来越少了,就没人再买了。这时,他觉得时机成熟,就关掉了原来的生意,独自一人到山东、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去考察研究。最后,买回了他认为最好的机器,创建了龙凤山泉公司,对泉眼的水进行加工、过滤,除去杂质,才有了现在的纯净水。

公司刚创建时,一没经验,二没技术,三没人脉,再加上资金不足,其艰辛可想而知。而天生倔强的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压倒,他努力着,坚持着,痛苦着,幸福着。一路走来他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看过多少人的脸色,吃过多少闭门羹……种种酸甜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告诉我这样一件小事:有一次他开了个双排座车去审资料,时近中午,他看工作人员忙了一上午很是辛苦,就想请工作人员吃顿便饭。和他一起去审资料的另一个人开的是奥迪,也想请工作人员吃饭。那位工作人员看了看他的车,什么也没说,就上了奥迪。“那你怎么做的?”我关切地问。他苦笑一下:“我还能如何?成年人的世界悲喜只能自渡!我只有让自己更强大,才不会遭人白眼……”
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好,但他自己却越来越沉默了。他不想向别人诉苦,也不求别人理解。他只想做好自己的事业,因为一份事业不仅仅代表财富,更证明了一个人的价值。他只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我努力了、奋斗了、成功了,我已经初涉水域,而且会越涉越深,越走越远。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的龙凤山泉一定会龙凤呈祥,风生水起!

作者简介:李雪勤 宜阳县白杨镇栗丰村人,宜阳县作协副主席,教师,擅长用文字和心灵对白,喜欢用细腻的文笔,勾勒灵魂深处的情感,有散文、诗歌散见于多种媒体。

主播简介:田俊换,昵称田添,宜阳县白杨镇人,白杨五区学校教师,人生信条:努力做好自己。

(责任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