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爷爷,你在哪里
(写在袁老逝世一周年)
王维正(内蒙)
一
袁爷爷,你在哪里?
雪山回答,高原回答,
黄河回答,长江回答,
大海回答,草原回答:
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可是,一年了,
我为什么见不到你?
袁爷爷,我要向你
请教,学习,敬礼!
二
袁爷爷,我好激动啊!终于又见到了你!
你在湖北的基地,
你在海南的试验田里,
你在戈壁沙漠盐碱地,
你在海滨实验室,
你在祖国的田野,
你在全世界的大地。
你正笑着说:
又一个新稻种问世。
三
袁爷爷啊,我曾经为你流泪!
那是,你用颤抖的双手,
接过华老给予的150万元经费,
从此才能迈开攀登高地的双腿。
那是,曾经你默默地发下誓愿:
中国人一定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曾经,你已是誉满全球的杂稻之父,
可是三次申报院士,
却被冷漠地驳回。
但是,你没有半点怨气,在你心里,
科学属于世界,
粮食归于人类。
是你,把辉煌的论文,
写遍祖国的大地!
是你,把中国人几千年饥饿的灾难,彻底抛弃!
袁爷爷啊,我代表新时代的年轻人,
向你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四
袁爷爷啊,我常设想:
假如没有你的血汗智慧,
假如没有你的坚定不移,
今天的美帝,最高兴中国人饿死;
假如没有你的高瞻远瞩,
假如没有你的大公无私,
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穷人将会饥毙!
五
袁爷爷啊,我透过模糊的泪眼,
真切地看到了你:
还是那件20元的衬衫,
还是那双10元的步鞋,
还是那样地汗流浃背,
还是那样在地头蹙眉,
还是那样为禾下乘凉的美梦沉思陶醉。
袁爷爷啊,请你不要老是这样劳累,
因为,你已经是90多岁的年祺!
六
袁爷爷啊,我又看到了你:
那巍巍衡山,昂首远望的是你。
那狂澜飞卷的钱塘潮,
潮头上挺立的,
还是你!
你把新的稻种撒向五湖四海,
你把爱的春风吹向五洲大地。
袁爷爷啊,
我又看到:
在世界粮农组织的讲台上,
风采光鲜的演讲者,是你。
你用英语描绘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用杂交水稻的锋芒,
编织天下共同富裕的花絮。
我又看到: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是辛勤忙碌的你!
七
敬爱的袁爷爷啊,
人们尊敬地把你比作神农氏,
世界亲切地叫你杂交水稻之父。
当然,对于这种毫不夸张的称谓,
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担当一万次;
但是,我要说,
你就是一位朴实的农民,
一位忠诚的农业科学家,
一位中国人民的造福人类的好儿子。
是你,在田间,
注释了什么叫伟大;
是你,在海滩,
描绘了,怎样用平凡铸就崔嵬!
你心中装的是中国人民的饭碗啊,
以及让全世界都能吃饱的大事!
八
袁爷爷,你在哪里?
大地回答:
你在中华儿女的心田里耕种稻米;
蓝天回答:
你在银河系的土地上锄草施肥。
袁爷爷,你累吗?
一定很累,很累!
因为我看见,
国家勋章的金光里全都是闪亮的汗水,
伟大母亲赐于您的最高荣誉,
全由热血的光辉凝聚!
袁爷爷啊,
我们,都知道,
盘中那晶莹的白米,
每一粒都是您的智慧。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永远永远地
爱您!
我们,
要踏着您的足迹,
用行动,
向您,致以最祟高的敬礼!
2022.5.22
《杏斋笔记》

作者简介
王维正,內蒙包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包头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曾任内蒙语文学会理事,包头市语文学会常务理事,市教研中心核心组成员,《中学生报》(高中版)《试题研究》特约撰稿人。知名文学评论作者。发表著述丰富,多篇作品为百度永久性收藏。

主播简介
谷忠琴;网名:琴儿,现居辽宁大连,是朗读者团队成员,热爱生活,性格开朗,喜欢朗诵,唱歌跳舞,愿在书画中享受安静,更喜欢在美丽诗文中倘徉,用声音传递经典和美好生活,在朗诵路上执着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