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悟道》国学专题连载系列之九十七
作者:康金印 主播牧歌
《论语》各章、译文、点评及要点提示(十三)子路25-28章
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先生说:“君子容易服事,却难以叫他愉快,不用正道使他愉快,他不会愉快,等到他使用人,是按他脑子里装东西的多少;小人难以服事,却容易愉快,虽然不用正道使他愉快,他也愉快,等到他使用人,就求全责备了。”
点评:本章比较君子、小人有“易事、难事”之别,有“难说、易说”之差,更有用人上“量才”和“求备”之异。此比较鉴别法可借鉴。

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先生说:“君子安然自得却不骄傲:小人骄傲却不安然自得。”
点评:本章指出用“泰”、“骄”可区分君子和小人。这是因为“泰而不骄”这种体态语言传达出的是君子的内心充实、谦虚的信号,如成熟的谷穗低头不飘飘然;“骄而不泰”传达出的是空虚飘浮,如瘪谷一般。两种人一比就能看出不同。(取义《论语品绎》)

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先生说:“刚正、坚毅、质朴、慎言的人,已接近仁了。”
点评:本章指出凭“刚毅木讷”特征可判断一个人接近仁。因为刚者无欲、毅者永恒、木者无华、讷者谨慎,这些都是仁德要件,做到这些即使没达到仁,也已接近仁。

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译文:子路问:“怎么样可称为有品行的士?”先生说:“待人很亲切,劝诫人很周到,对兄弟是喜欢和气的样子,这样的人可称为士了。待朋友亲近、劝诫周到,待兄弟喜欢和气。”
点评:本章说从待人亲近,劝诫周到,对兄弟和气,可判断一个人具备士人资格。春秋时,“士”分两种,一是世袭的,一是读书上进得到的社会地位。本章的“士”即指后一种。子路就想当后种“士”。先生告诉他“待人亲近、劝诫人很周到、对兄弟和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有仁爱之心、敬人之心、宽人之心和相应的学识能力,才能做到。这是针对子路脾气不太好、过直,在因材施教。本篇20章子贡问士,孔子却答“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是针对他是外交家而发的,也是因材施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