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那月,那些事》
文/白枫
早已曲终人散了,可怜老楼后的老梨树,傻傻的什么都还不知道,梨花带雨,洁白如玉,依然静静地开着…………
我姓白,名叫福庆,一千二百年前,曾与唐代白居易大文豪是一家[调皮],我生于一九五八年八月初五午时,名字是父母给起的,“福庆“二字寓意深长,预示着未来的人生富福与喜庆,其实对于我的出生,家里人也不是什么太景致的,因为父母也有了四个孩子,大姐二姐,还有大哥与三姐。家里人说,我小时侯生的胖乎乎的,白白净净,眉清目秀,而且是聪明伶俐。少年时期的我,特别顽皮,上树掏鸟蛋,漫山遍野跑着采野花,逮蛐蛐,还好在墙壁上,或大街门上用白灰块画个小房子,小鸟或小花小草,或者是画个戴小帽、戴眼镜,柱着文明棍的老地主,但有一样,我天生皮善,与小伙伴们玩耍,从来不打人不骂人,脏话说不出口,觉得难听,怕人笑话,别人打我,我不还手,光怕打伤别人,是要负责的,心性里压根就没有那种暴唳恶习,常常吃屈受气,能忍能让,所以再吃亏受气,也从来不愿去做伤害别人的事,总觉得都是人,我为什么要去伤害他们呢!

那时候奶奶还在世,家里人口众多,忙于生计,各有各的营生,顾不上照管我,所以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跟着三姐度过的,记得三岁多时就跟着三姐去学校,上课时就和姐姐坐在一条长凳上,看到教室里,所有的同学们都静悄悄的不说话,我很奇怪,只有于老师站在讲台上,在木头制作的黑板上,用粉笔咝咝啦啦地写着,边写边说着什么,那时,天生顽皮的我,真是受不了这个约束,便大声叫唤起来,然后是所有人都看着我,老师也停止了书写看我,这时三姐很紧张,便对我悄悄斥责说,不要叫唤,悄悄、悄悄点,看老师骂。

再大点,因为天生身体素质好,五岁时就壮实了不少,常常跟着母亲和姐姐们去地里,挽猪菜,拾核桃八须须,核桃八须须,其实就是核桃树开的花,开败了,就自然而然地随风落下来,因为我们村里的核桃树、坡边圪梁遍地都是,每当夜晚刮风时,地里便落下一层,那时村里人喂猪的多,所以我们都要早起去抢拾,拾的大口袋小口袋,篮篮筐筐都装的满满的,扛回晒到房顶上,晒干后收起来,存放到楼上的席囤里,准备过冬喂猪,记得那时候,家里喂老母猪,喂了好多年,指望卖小猪崽补贴家用,那年头这部分收入可是相当可观,老母猪一年生两窝,一次生七八个十来个不等,如果遇到母猪晚上产崽,家里人便要整夜轮流着照看,生怕压死了,要是冬天下崽,下一个往家里逮一个,因为外面天气冷,害怕冻死了,每次下崽都有一个规律,最后一个,一定是很小,我们都叫他小“垫窝”,然后是等到小猪满月了,父亲或大哥,用泼篮担着,一泼篮能盛三个,一担就是六个,记得那时一个小猪,顶多能卖三块到五块,后来我大点了,能用小背篓去卖时,价格长到八块到十块,那时候人民币很实在,可是当时钱难挣啊,生产队一个工顶多分红三四毛钱,一年下来紧干慢干,挣个百来十块就算不错了,记得当时猪肉是四毛钱,火柴二分,食盐五分钱,和顺食品二厂生产的饼干,那个好吃啊,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一包只卖一毛四,水果糖一分钱一块,当时中国整个社会就是如此的落后贫穷,物资十分的匮乏,村里人大都破衣烂衫,打掌鞋,老旱烟……

当时是五十年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战争将中华大地折腾的满目疮痍,伤痕累累,所以当时整个中国的经济水平十分萧条,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任何保障,贫困交加,流离失所,少吃没喝,衣不蔽体,那个年代的人们,就是这样从艰难困苦中,风雨兼程走过来的,,可怜啊![大哭]
在我五岁那年………
<未完待续>其听下回分解:

静默:原名赵素萍生于1975年,祖籍山西榆次人,喜欢文学.书法.诵读,热爱生活,更喜欢生活中的静美,愿把这份恬淡静美与给大家分享

◎征稿启示◎
*本平台招募金牌签约诗人、作家,文学艺术家,要求:
①作品质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0人;③阅读量不低于3000;④赞赏不低于100人,投稿达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的新作。
*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笔作家诗人,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及文学顾问,各项目主编要求:
新诗三到五首,古诗词二到六首,小说1000~1500字,散文诗1000多字,民间故事1000多字,书画作品两幅。

编辑总部:
总编:霞满天 副主编:陌上花开 山无棱
主审:张馨予
分类编审:水云间 暖阳 紫竹
顾问:光明乾坤 曹式清
总监:芙蓉沐雪 红剑
宣传部长:蓝克 心灵活水
运营管理: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