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冻梨和冻柿子是我儿时过年的标配。不到腊月二十三,家里是绝对不能买的。为什么?怕我们偷吃呗。
一过小年,妈妈就会拿着副食供应本带着我们到江北第一副食商店买冻梨和冻柿子。一个副食本供应冻梨15斤左右。冻梨分花盖梨、楸子梨和苹果梨。因为冻梨供应的数量相对比较多点,大人们看管得不太严格,允许我们小孩子家啃着吃,不允许用水缓着吃,因为缓着吃太快了,有可能等不到除夕,就被我们捣腾没了。

记得那时候从自家仓房里拿出一个冻梨,胡乱用抹布擦一擦,就上嘴开啃。不敢直接用嘴唇去舔,先张大嘴朝着冻梨哈几口热气,然后把大力气都集中在两颗大门牙上,在冻得硬幇帮的梨上,狠狠的啃出两条浅浅的牙印,黑黑的梨皮粘在牙膛上凉凉的,没有什么滋味,再用我们大门牙使出吃奶的劲来反复啃两遍,一层白白的梨沫终于啃出长长的两道沟,甜甜的、凉凉的、酸酸的,从嘴里一直爽到肠胃,美极了。
再往下啃,就容易了很多,梨沫的厚度也开始愈来愈厚了。不知不觉就吃到了梨核,怎么舍得扔了,索性将整个梨核全部吞到嘴里,用舌头在嘴里将梨核翻滚,再一点点嘬出梨水的酸,直到什么味道也没有了,才恋恋不舍的将梨籽吐出……

除夕的早上,孩子们都穿好红蓝色的条绒上衣和蓝色的裤子后,大人们才端来一盆凉水,将六七个冻梨 放在水中缓。馋嘴的我们一会儿用小手指在冰冰凉凉的冻梨摸一摸,一会儿又捏一捏,就盼着它们快些软下来,我们好正大光明地吃上一顿儿时美味中的美味。

写到这,我的口水都快流出到笔记本上,撂下笔,马上打电话问问小区门口超市有没有冻梨可卖?
我儿时的馋虫啊,在我的肚子里开始作妖作祟了……

作者简介
李智慧:吉林省新诗协会会员 松原市作家协会理事,前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高级政工师。
报告文学《种在父亲心中那棵树》多篇文章在《吉林日报》《地火》《松原日报 》《松花江》 《伯都纳》等国内报刊刊载并多次获奖。其中百余篇作品在国内平台刊发。
第五届夏青杯吉林赛区荣获最佳舞台语言表达奖。多次在省市朗读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