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报告文学】(下)
文/王世杰(陕西延安)
一名党的基层工作者,不一定职位有多高和权力有多大,不一定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不忘党旗下曾经的誓言,真正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想为群众而想,做为群众而做,哪怕都是小事,一样会感动群众并赢得他们的理解、认可与支持。
——题记
十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在来新寨子村担任第一书记之前的2014年底至2015年底,孙小京曾在直罗镇姜家川村下过一年乡。他是在当时县上推行“两说一联”即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活动时作为联村干部走进姜家川开展扶贫工作的。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他给当地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难以忘怀的记忆。
姜家川地处大山深处,在直罗镇辖区内是一个比较偏远的行政村,而且在那时通往大川还是崎岖不平的土路,每遇雨天很难行走。村里当时没有建设专门的办公场所,小京就被村上安排住在村党支部书记曾繁富的家里。
来到姜家川以后,他并没有因为村子里的条件艰苦有什么想法,而是为村民们长期进出不方便倍感着急。孙小京很快请中医医院领导帮忙,与延长油矿富县采油厂取得联系,兴修了12公里柏油公路,与大川里的309国道衔接起来,使这个坐落于群山之中的山村,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高一脚低一脚、深一脚浅一脚走泥泞路的历史。
过去,由于行路艰难,许多村民好些年都没有去镇上赶过集,与亲戚之间相互走动的时间也少得多了。如今路一畅通,到直罗街上赶集、办事,半天就可以打个来回。因此村里人纷纷说:“现在社会进步了,党的政策好了,上级派下来的干部也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开大会、说大话,而是真真正正为咱们老百姓办事情、解决实际困难。”
就在这年的秋季,当地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致使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姜家川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家户居住分散,从一组到三组最后一户人家有12公里的距离。为了防止险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小京与曾支书打着雨伞,多次徒步对全村所有住瓦房、石窑和有老人的家户进行安全检查。这样一来一回,就是不歇息,也需要大量时间,往往回到住处已是夜深人静。小京每每累得瘫坐在椅子上,不等洗把脸就睡着了。
第二天打早,他又振作起精神,朝着雨中走去。
姜家川行政村远离镇子,3个自然村间隔距离很大,加之沟壑纵横和地形复杂,有的家户分布零散且高高低低。小京每次徒步走村串户了解实际情况,虽然都要花费很多气力,却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给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贫困户姜海云的父亲患有食道癌,哥哥也患有重病。小京知道后在最短时间内联系好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并亲自陪同姜父前去医治。虽然最终诊断结果为癌症晚期,但让病人与家属感到了党的温暖。病人回家后,小京一有空就前去探望,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在2015年高考中,村里学生曾春燕被西安外国语大学录取。孙小京听说后非常高兴,自掏腰包送去200元钱表示祝贺,并鼓励她要好好学习,等将来学成之后有了出息,一定不要忘记了养育过自己的家乡。曾春燕说:“孙书记,请您放心,我绝不辜负您和家乡人的期望,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干什么工作,我都是姜家川的一分子。”
也同在这一年,村里适龄青年江勇被批准入伍,小京一样送去200元钱,一再勉励他到了部队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刻苦训练,做一个合格的人民子弟兵。
十一
“正在走访贫困户中……请拨打1890911……”这是孙小京给相处两年多的村民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醒目地贴在村委会办公室的门上,然而却再也听不见电话那头那和言可亲的声音。生命的最后,他没有来得及和家人说声告别,但他却把最后的牵挂留给了新寨子村,留给了这里的父老乡亲。
虽然只是一张简单的字条,可那其中浸透着一名党员干部对全体村民的耐心与感情,折射出了他的思想意识中已经完全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自觉,说明了打内心深处没有把任何一位村民当做外人。
6月29日夜幕降临时,从镇上送报表和汇报工作回到村部的孙小京,看到门前似乎有些焦急等待的村民赵松柏。“孙书记,我那外甥从外地打工回来,想要找你讨论一下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自己不好意思,只好让我来找你,你看……”
听完对方的话,小京满脸笑容地回答:“没问题啊,这是好事。”赶忙来到赵松柏家。
一谈到怎么致富与如何发展产业,小京立时来了兴致,不知不觉已聊到了凌晨两三点。小京起身欲走,但在赵松柏的极力挽留下,小京觉得盛情难却就住了下来。
“孙书记,该起床了。”躺在床上的孙小京身体尚有余温,却怎么也唤不醒。见状惊恐万分的赵松柏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接着通知了村干部。
很快赶到的医护人员立即进行全力抢救。室外的家人、同事、朋友、村民们抱着满怀希望在急切等待。然而奇迹却没有出现。最终,噩耗传来,孙小京因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已于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心脏骤停而不幸离世,倒在了已经走进心里和深深热爱的新寨子村,他的人生,定格在了扶贫第一线和43岁的美好年华。
董春芹与往日一样,准备站在碱畔边缘喊小京吃饭。她望了一眼村部院落内外,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正在纳闷之时,忽听有人说“小京没了”,她只觉得耳畔就像响了一声炸雷,便顾不得细问,慌忙跟着人流迷迷糊糊地往前奔跑。
当亲眼看到孙小京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董春芹就像坠入了万丈深渊。她悄悄退出人群,一路跌跌撞撞、抹着泪水返回家中。
“昨天说好要来吃饭的,这娃咋就睡着不醒了呢?”董春芹实在不愿相信小京已经走了,盛出一碗米汤又悲痛地倒回锅里,就这样反复几次,然后痴呆呆地坐下,许久回不过神来。
孙小京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开,整个新寨子村都“哭”了。天,好像已经塌陷;空气,好像已经凝固;村民们的心里,好像已经失重,感到不能承受和喘不过气来。
十二
“这么好的娃,咋就走了?”孙小京的离世,使70岁的安文财彻夜未眠,满脑子想的都是孙小京在村中的历历往事。
听到小京不幸去世的消息,坐在轮椅上的邓艮召老人实在难以控制而放声大哭:“苍天不公,为啥这好人就不能长寿?娃来过我家那么多次,帮着办了那么多的事、干了那么多的活,还没吃过一口饭,真让我心疼啊!”
“不相信这是真的,这么好的娃。前一天还来看我,说最近忙过了就带我去西安复查,没想到说没就没了。对我就像对自己妈一样好。到最后,我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他竟……”说着,曾桂梅忍不住放声哭了起来。
“我家脱贫了,他却走了。”张雅玲想到小京为了她家能过上好日子所付出的一切,泪如泉涌。
董春芹无法释怀:“那天小京还给我说,姨,今年疫情紧张,明年我给你争取把那边的烂房子拆了,顺带把院墙也修好了。”可她再也无法等到这一天。
6月30日,安道发、董春芹老两口一天水米未进;安志成、邓艮召老两口连续两天咽不下饭;安文财、张雅玲、张晓虎以及许多村民,总觉着孙小京没有走,依然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
十三
7月6日是孙小京的“头七”,整个村庄一片静寂。新寨子村的村民分别采用各种形式,祭奠和怀念他们无比敬爱的第一书记。
董春芹天不亮就起床准备了一碗小京平时爱喝的稀饭放在桌子上,以示对小京的怀念。“小京心心眼眼都想着咱,咱又咋能忘得了他?”喃喃着,她禁不住泪如雨注。
“孙书记太累了,他总是那么认真、负责,干起工作谁都拦不住。”驻村干部刘小林哽咽着说,“那天晚上回来时我就该劝住他的,想起来真是后悔。这个端午节前后,孙书记工作一直连轴转;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刻,每天凌晨两三点睡觉,早上6点多起床都成了常态。”
刘小林还说:“前几天,孙书记还忙着申报村上的路灯项目,现在路灯还没安上,他就这么走了。他是我们扶贫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榜样,不仅走到百姓身边,更走进了百姓心里。”
“几乎很少见到孙书记有闲下来的时候,他一干起工作就什么都忘了。”村主任张晓虎激动地说,“我从来没见过像这样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顾个人得失、豁出去的干部。”
小京走了,有些村民心中有一种难以说清的失落感而痛楚地说:“孙书记走了,以后咱有什么事该去找谁呀?”
新寨子村的许多村民依然记得,在2018年的一天晚上,由于长期没黑没明地奔波劳累,孙小京突然鼻血不止,幸亏及时送医,手术后医生嘱咐需要住院治疗两周。期间,他的电话几乎很少停过,说的都是村里的事。家里人劝他请上一段时间假,好好休息和调理一下身体。他嘴上爽快地应承着,可一出院就急急忙忙回了村子,又去忙活他的扶贫工作了。
十四
很多时候,杨瑞和丈夫见不着面,就只能靠手中那部手机相互联络。
6月29日,杨瑞先后两次打电话给小京,最后一次是晚上九点多,“两次都说忙着哩,一会儿再说,就挂断了。”杨瑞万万没有想到,这“一会儿”竟然就成了她对丈夫永远的等待。
孙小京和妻子杨瑞从结婚起,就一个在富县、一个在西安。近年来妻子才调回富县工作,他又去60公里以外的乡下当了第一书记。由于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重大,小京又是一个在工作和事业上素来公而忘私的人,因之两人见面的机会就更少。
杨瑞是一个聪慧明智、思想进步的女子,曾对小京说,你是党员,既然当了脱贫一线的战士,就要把工作做出个样子;家里你尽管放心我会照料好的,顾不上回来时就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如今心情沉重地眼瞅着丈夫的遗像,她喃喃自语:“小京,我会好好照顾爸妈,把两个孩子养大成才,请你放心。”
回忆起丈夫生前的点点滴滴,杨瑞失神地望着窗外,低声说道:“每次回家来,他都拎着两个大袋子,一个是日常用品,一个是村上的扶贫资料。回到家和在村里没什么两样,电话不停地打。村子里的人都爱找他,有啥事都喜欢跟他说。”
生前最后一次回家时,小京向妻子承诺,说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一定要好好陪陪你和两个孩子,带你们出去玩一圈,好弥补这些年来的亏欠。对于小京的话,杨瑞以为即便是善意的谎言,也觉着高兴。她心里明白也最懂得丈夫,除了扶贫,家,是小京始终惦记又不能顾全的地方。
孙小京身边的每一个人无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顾家的男人。然而作为肩负重任的第一书记,他心里始终装着村里的贫困人员和村子的整体发展,为了群众,他常常顾不上亲情,为了大家,他常常顾不上小家。
每当利用难得的空闲坐在一起聊天时,在一起工作的刘小林就能听到孙小京感叹对家人的挂念。“孙书记总是嘴硬心软,嫂子每次打电话来,他一忙就不耐烦地挂掉。但忙完之后,他心里的愧疚我们这些身边的人都看在眼里,完全能够感觉得到。”
十五
幼小的彬彬仅有7岁,对父亲的离世尚不能真正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每当爷爷或奶奶的电话响起时,他总是稚气和期待地挤到身边好奇地发问:“是不是我爸爸打来的……”强忍着悲痛的两位老人只能是泪流满面,实在不知该如何去向孩子解释。
夜深人静时,平日里喜欢画画的彬彬, 在纸上画了一个大人牵着两个小孩子的图画,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爸爸一路走好,爸爸再见!”
第二天,当所有人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无不为之心潮起伏和热泪盈眶。

十六
“哭吾儿,怨吾儿,不该英年早逝;念吾儿,想吾儿,更爱其品行。”退休前也是国家干部的父亲孙全礼,强压着撕心裂肺的剧痛,抬起无法控制而颤抖不止的手,给儿子写了一幅挽联。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小京,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看成是一个神圣的使命。加之杨瑞也要按时按点上班,父母和两个孩子只能托付给西安的姐姐照顾。
“作为家长来说,曾经有过埋怨,觉得他不够顾家,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丈夫和父亲。”看着“熟睡”的儿子,目睹那么多赶来送行的村民,其中还有好多上了岁数的老人,听着村民悲痛欲绝的哭声和看到他们淌下擦不完的泪水,头发花白、显得苍老了许多的父亲猛然间觉得儿子有种熟悉的陌生:“能有这么多的人前来送行,我觉得这娃……是一个对工作负责的平凡的人,但是他在平凡中还是做了一些事情。”
“两年多来,小京以新寨子为家,累计硬化生产路7600平方米、村庄巷道、广场6300平方米,维修护坡挡墙420平方米,恢复稻田355亩,除5个民政兜底户外,18个精准扶贫户均已脱贫,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45元……”在村民蘸满深情的悼词中,父亲已经完全读懂了儿子,虽然心头更加疼痛,却也感到了几分欣慰。
2019年12月6日是父亲的生日。原本说好要回家为父亲庆贺生日的小京,因为忙于村里的扶贫工作而又一次失约了。
“爸爸:祝福您生日快乐!儿子不孝,请父亲原谅……”
看到儿子当晚发来的微信,父亲内心一阵阵发热,他宽慰地说:“其实,小京是个听话和孝顺的孩子……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跟我顶过嘴……”
“我常给小京打电话,一打就说在村子里,一个月也见不上几面……”母亲王宏梅虽然是埋怨的口气,可更多地从中流露出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在忠与孝这两头,小京作为在党旗下宣过誓的一名共产党员,只能选择他认定的事业那头。
十七
小京离世后,办公桌上摆放着正在完善之中的扶贫资料和书籍,塑料袋子里还有他没有吃完的方便面,柜子里有他吃剩下的药,电脑桌上放着一支已经磨损的中芯笔,唯独那把椅子上沒有了孙小京的身影。
在家人整理小京的遗物时,有部分亲朋方才看见小京曾经作为保健医生、告别父母和新婚刚两个月的妻子去了北京,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身边工作时的珍贵照片和其他物品,也就是在此时才知道小京有过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在2004年1月享年92岁的首长去世后,小京便不声不响地回到富县中医医院上班,从没给任何人提起过曾在国家领导人身边工作过这件事,也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说来,缄默低调无疑是小京长期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庭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品格。
曾经担任过医院工会主席,2015年11月因为机构改革不再设这个职务。小京对此没有丝毫怨言,也没有向组织只字提出过给他安排职务的想法。
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不追求名利,从来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周围人所熟知的小京的个性。他从不张扬、低调做人,只要是认准了的事情,一定会坚持到底,只要是与党与国家与人民有益的事情,他都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去做、去做好。
十八
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伴随着忙碌与汗水的艰辛,伴随着心灵境界与美好梦想的升华,伴随着信念与执着的前行,孙小京从未回避过村中那些琐琐碎碎的事情,而是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地付出心血去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得让群众满意。就这样,他倒了在扶贫第一线,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接到汇报,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调查了解和宣传孙小京的事迹。
一时间,有关单位的干部、媒体记者不断来到新寨子这块孙小京曾经生活和工作过两年多的土地上,去寻找孙小京为了扶贫、改变村子面貌所留下的足迹。
富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迅速作了报道。
延安电视台制作并播发了专题《第一书记孙小京: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延安日报第一版编发《新寨子村的哭声——追记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富县直罗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孙小京》。
陕西日报头版头条编发《“正在走访贫困户中……请拨打……”——追记延安市富县直罗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孙小京》。结束语说:“年华虽短,浩气长存。出殡时的滂沱大雨渐渐停息,阳光又一次照耀着新寨子村的每一寸土地。”
陕视新闻以《泪目!陕西这位驻村第一书记走了!他的老父亲哽咽道:他不是合格的儿子,但是他在平凡中还是做了一些事情!》为题作了报道。其中说:“孙小京虽然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用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换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远近的文化人得知了孙小京的感人事迹,纷纷以各种文学体裁撰文赋诗,在网上、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扬。
7月20日下午,富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追授孙小京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关于开展向孙小京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由融媒体中心记者、孙小京驻村村民和孙小京同事等身边人成立孙小京事迹报告团,在全县开展事迹报告宣讲,从不同侧面反映普通干部一心为民的工作情怀。
哀之恸之。孙小京的事迹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引发了强烈反响,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掀起了向孙小京学习的热潮,特别是各村的第一书记表示要以孙小京为标杆,努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九
转眼3个月过去了,表面看起来新寨子村的村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可罩在他们心里的阴影还没有消除,整个村子依然沉浸在一片哀叹之中。许多村民表示,自从孙书记走后,在村中再也看不到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总是觉着有些不适应,一天到晚都感觉少了什么。
村民们三人一伙、五个一群在村广场、门前、街巷议论,孙书记就这么年纪轻轻地走了,他图的是啥,还不是为了让咱们能过上好日子,如果咱们再干不出个样子来,咋能对得起孙书记的一片苦心和殷切希望?有人说:“咱们要好好记住孙书记的话,’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我们是新时代的农民,要活得有价值、有品位’。”
邓艮召老人含着泪说:“精准扶贫是国家没有忘了咱们,是党的好政策。小京为了我们大家能过上富裕生活,连命都放在这儿了,咱也不能什么都靠在国家身上,也要替党和政府考虑,国家大了,人口也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不忘了老百姓,咱还有啥话说的,要想办法致富,给政府减轻负担,这也是咱老百姓的本分。”
曾经的贫困户们已经停不住发展经济的脚步,说:“没有孙书记,哪有咱的今天。以后再不敢糊里糊涂地过了,一定要放开去干,只有把光景过得更加像样,才能对得起孙书记。”
打从孙书记走了以后,村里许多人变了。原先,有的人稍有时间不是在村子里闲转悠,就是聚到一块酗酒、打麻将。如今他们闲不下来了,不是忙着在田地里干活,就是千方百计去寻找发家致富的门路。
因为,他们心里从此有了那么一股子劲。
二十
村干部时不时自发凑在一起座谈。
每当提起孙小京生前带领大家风里来雨里去,为村子的发展变化出尽了力和操碎了心,他们决意今后要真正起到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像孙书记那样无私奉献,为村子为村民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再小的事也一定要做好,做得让群众满意。
中医医院,多次组织所有干部和医护人员座谈,大家对小京的离开无不感到惋惜和遗憾。有的回忆,有的赞叹,有的泪流满面,一致表示要以小京的精神激励自己,认认真真干好本职工作,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
延安电视台专题报道的结尾语说得好:“在孙小京的扶贫工作中,因为低调、踏实,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有关他的视频画面,每天他都做着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在驻村的夜晚,他承受着孤独,但是他的内心是如此的笃定,扶贫的坚定信念从不曾丢失。”
还说:“自从他走了之后,村党支部灯光没有亮过,不过这盏灯很快就会重新亮起,更多的扶贫干部会继续为脱贫攻坚事业奋斗,带着孙小京的希望,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行。”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有人曾经说过,“人,不必有倾国倾城之容貌,也不必有腰缠万贯之财富,甚至不必有博大精深之才学,人最重要的是用一生去坚守并笃行应该恪守的品格。”
孙小京,就是这么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写于2020.09.30.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世杰,笔名晨钟、高原晨钟,网名葫芦河;西安市人,现居延安市;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洛滨文学》总编;曾被省政府两部门聘为信息员或经济信息员,同时被多家主流媒体聘为业余通讯员、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发表了大量和产生影响的新闻通讯,并先后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报》《诗刊》《农民日报》《人民邮电报》《中国农机安全报》《陕西日报》《陕西农村报》《延河》《山花》《人民网》《新陕网》《丝路金融文学网》《延安日报》等数十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及网媒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随笔、评论等千余篇并多次获奖,大量文字见于全国著名和各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