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学诗札记(321一330)
学诗札记(331)诗如其人。这句话我始终心存疑窦。我总感觉这句话实在太不严谨,还是要尽可能地客观些、现实些、接地气些比较妥贴。作诗与做人毕竟不完全是一码事的,正如吃饭和性爱,这能简单划等号吗?就现代诗创作来看,我个人偏向于含蓄、委曲、"滑头"、野趣,朴而不拙,浓而不腻,简而不单,甚至杂交、变态、颠覆、跨界、焊接都是可行的,避免过于线性、平面、板滞、传统、规矩、实在、浅显、直露。人性呀,实在是太复杂了,而诗则最终指向爱、纯净与大美。

学诗札记(322)内核裹得太严实,诗必定要生疮。思想过分外露,文将不文。前者属于自慰,后者简直就是自宫。另外,骨子里理性过浓的人,对诗是一种莫大的罪。你完全可以保留意见,但这并不妨碍童年向你举枪。我曾做梦把一大砣子诗人关进“诗人集中营”,每月枪毙一个写得极差的人。其实,我已经太仁慈了!

学诗札记(323)现代诗在情感、风格和个性把控上,方法很多,冲淡静默也罢,高古渺远也罢,雄浑也罢,旷达也罢,雅洁明丽也罢,疏野率性也罢,超诣也罢,流动也罢……总而言之,要出诗意美(注意不单是诗意),也就是说须达到"思与境偕",方可称为上品。

学诗札记(324)水到渠成。好诗都是慢慢熬出来的。假如你还不能领悟,去练书法吧,或者走捷径,和书画家交朋友。
学诗札记(325)有的诗,只可意会,不可言说。这样的诗,妙就妙在"不能言说",就像雪花,不能碰,一触就化。而有的分行文字,明摆着就是在坑己蒙人。当然,更多的只是凌晨猫叫或令方家耻笑的半成品。

学诗札记(326)从发展大趋势看,现代诗的未来理所当然要越来越语体化的。书卷气浓重的文字少些可能是一大进步。照此"标准"去臆断,估计绝大多数小有建树的现代诗人会感觉很不爽,甚至有的还会暴跳如雷、跺脚骂娘(但愿没有)。
学诗札记(327)诗,总是被逼出来的。诚然,我指的是好诗,至于诗的赝品或"伪诗"再怎么逼,就是逼至屁眼,恐怕也还是枉然。
学诗札记(328)诗人要懂得"小题大做",至于"大题",是"小做"还是"大做",都不是问题,其关键是在于谁来下笔。诗,比拼的是文字背后看不见的东西!

学诗札记(329)关于现代诗的窍门,可能千人千解。我的观点很明确:师法自然,诗融自然。好诗须具有气象、情色、墨韵、节奏、智性、禅意、人文关怀及无限延展的精神内核。诗自身的包容量、复杂性、张力埸、流动美和穿透力,让躺在字典里的一个个文字瞬间变成多维且灵动的生物。

学诗札记(330)唐代诗人王摩诘曾写下"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以及"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样富含诗意的好句子,尽管是一千多年的诗句,但是我们今天品读依然感觉到美。由此,我悟出了现代诗也应出新、出趣、出画、出意、出气、出韵、出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