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王兰芳同志致作协及读者的一封信
王兰芳同志致作协及读者的一封信
精华热点


由张子敬同志执笔撰写的有关我的父亲王书田同志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百年花开》,在“任丘作家”公众号上经过36天的连续登载,到今天就结束了。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向作协的各位领导、作者张子敬同志以及曾经对撰写予以帮助的老前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一个多月来追看这些文字的读者朋友们致以敬意! 我的父亲是在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一生经历了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他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不断增强,忠诚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了党的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这部作品,以我父亲的事迹为主线展开,除了描述我父亲的事迹之外,还以一定量的篇幅文字,展示那个时代的政治环境、思想意识和社会风貌,这在序言《不属于一个人的文字》中就已经说明。我想,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是一部可以用来进行党史教育的教材。当历史的烟尘渐行渐远,当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在不经意间泛滥影响人们的视角和视力的时候,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会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今天,在党中央号召全党同志长期坚持党史学习的今天,这部作品的登载,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正逢其时,未来可期。 几年前,张子敬同志拨冗沉潜,走访数十位老干部,查阅了数百卷的档案资料,克服了很多困难,精心撰写了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没有他的努力,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就不能够像现在这样精彩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采访中,那些与我的父亲同事过的老前辈们,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地予以帮助,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回忆资料。为此,我代表我们全家向老前辈们和作者张子敬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里,我要感谢作协的同志们,特别是主席顾开河同志和檀永新同志。这部作品的编辑登载,历时36天。我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作协的同志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着工作,有的还战斗在防疫第一线,他们是在业余时间完成这些编辑工作的。我注意到,他们没有休息天,风雨无阻,不间断地把作品内容编辑好推送到平台上。在操作技术上,作品内容有节奏、分阶段地适量编辑推送,适应了读者“短平快”的阅读习惯;精心配置了很多帮助读者理解内容的图片,为原作增加了光彩。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勇于付出的精神和坚定的毅力是难以做到的。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致以深深的谢意!
任何作品都要由读者和社会来品评,这是作品的归宿。36天来, 许多读者朋友们,天天追读作品,从作品中了解了那段历史,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很多读者及时反馈信息,感谢作者把那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人的经历展示出来,对作品予以高度评价,表达了对那一代人的思想品格的敬意;有些读者就书写表达方式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并提供了新的历史资料。在此,我代表全家对于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在今后的日子里,期待着大家多就作品提出宝贵意见,并把您知道的我父亲的事迹反馈给我们,我们将无限感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