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樱花师兄是去年的夏天,我们师兄妹初次遇见是在师姐家里。师兄不苟言笑,态度严肃的审视我,黑黑的脸,我心里一惊,这不是包公吗?就差额头一个小月亮了。后来相处久了,发现师兄其实是一位非常温和儒雅的人,低调谦和又有文人风骨。
我们师兄妹师从著名黄山山水画家刘有成先生学画黄山山水。樱花师兄很勤奋,画了许多写生稿,构思严谨,山石结构理解深刻,炭笔、钢笔、毛笔都会用来作画,一幅幅写生稿生动严谨一丝不苟。
樱花师兄幼承家学,少时拜著名旅日画家葛新民先生(原巢湖国画院院长)习画写生素描,很有天赋,深受葛新民先生喜欢。
樱花师兄最值得一提是他的书法作品。古雅质朴,金石味十足。师兄是酒仙,酒后作品更具韵味,兴致来了,裁纸设墨,为朋友们倾情挥毫,屡得佳品,字写得很慢,笔笔见功力,如锥画沙,沉静平和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颜体是他的童子功,而今对清书法大家何绍基用功最勤,其笔笔笃实厚重,如锥画沙,提按潜藏在沉稳的运笔里,气沉丹田,力透纸背。
他的字已由颜真卿何绍基直追篆隶,从字的转折和如刀刻石的运笔以及古拙的体势可以看出。颜的筋骨里含着古朴,何绍基的重骨雄俊。其布白章法拙中藏巧,融篆、隶于一炉,里面有《石鼓文》有《石门颂》等篆隶渊源。他的字如屋漏的雨水顺着土墙而下,一边被土墙吸收,一边继续顺墙下注,向下的流动是一吸一下,雨水沿墙线行那般艰难,喻之为“屋漏痕”书。书品如人品,樱花师兄勤奋刻苦,每日晨起必练习书法,不图名利,淳厚质朴,韬光养晦修炼其书画人生。师兄之人生境界,当秋意静净,“潦水尽而寒潭清”,心亦静之,虚心而映道,能涵养道心能体会仁爱。六十而耳顺,无脾气更无戾气,圆通融和,师兄此时的面相谦逊仁爱,因老花而常眯起的眼给人温和慈善之感。
樱花师兄爱种花草,他家的院子是老式的那种,院墙上长满青苔,看着古朴。院墙外爬满蔷薇,春天花满墙,一阵风吹过,朵儿们颤动着娇美的笑脸,好似一群俏丽的小姑娘在风中摇曳舞蹈。院内放置各式的盆景,其中有一棵石榴树桩造型最独特,空凹的树干,很有年代感,此树开花结实,一颗石榴一直挂到冬天还不落,实在稀罕。院子一角种了青翠的竹子,雨天,雨水淋在这翠绿上,那是园中最美的景致。如果你打着伞走近这里,院墙边那块新生的碧绿一定会让你惊叹!一盆一景一花一草,都倾注他的爱心。他喜欢在星空月下赏花,宁静平淡而又美好,并且让人心生欢喜。
师兄喜爱我们伟大领袖周恩来总理的一首诗: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师兄坚持着他的朴厚沉静个性,书写着平和唯美的书画艺术人生。送他雅号——樱花师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