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合书其一
——彩和坊小学位于北京市中关村,曾过半学生为务工子弟。2020年学校拆迁整改。
1.
红领巾,与一面三角铁,
他声东击西,
又退而求全。
2.
兄弟相争,
换牙时必经的牺牲——
年少诉讼。
3.
天空的玻璃楼下,
平房凹陷,
漏斗时空。
4.
暴雨将至,她从某个梦中,
召回自己富美的皮肤。
最初或最终。
5.
南方小穷蛋,
趟过父亲漏雨的屋。
火中、霓虹。
6.
正午的新水泥墙,暴晒,
漆痕如伤疤。
冲刺时伏击的风。
7.
暗藏情意的纸飞机 沿途,
将灰色,
从黑白中召出。
8.
白蜡笔苦涩。
灵魂飞驰的教学楼,
时间如粉末。
9.
罚站。
稻田守望。
上古壁画里拱起的牛。
10.
我们在课桌上刻字,
为字已被造出,
而不时失落。
11.
操场首尾相合,
一次轮回——
女娲补天。
12.
数字谜题,
我们却以实体,
跟读。
百合书其二
比如,铁器是否又梦见过最初灼她的火?
热与痛,
对着今日的青。
波折天空,言不由衷。
比如,在这些小小的石子中规避,
火是冷的。水是红。
规避在一个平静清晨修剪阳台上的白百合,
规避暴力,
规避渗入 昨夜远道而来的梦。
就如沉默的石头,
规避轻盈。
杯
在圆形中漏下,
镜子一般的水,
以此观测,那多变的、重量的世界。
瓷的深思熟虑。
我的内部在等汲水的人,
而外部,
自成一体,
抵御所有为水而来的比喻,
坚硬与坚硬,
梦境对梦境。
而在这条街上忽然遇到的,
背着手反复踱步的陌生人,
他是蓝色,不是我,
他是广泛的雨。
先知
归结于睡眠,或更薄的木盘,
我的力量隐匿其中。
今日,河只是河。
敏捷的豹子叼起火焰,
即将兆见,
最惨烈又最详细的自身。
在 泥土之上,
也或,
于下方伏击——
浅滩、追忆。
镜子响亮、镜子平息。
和平证言
既然,天空的壁垒已然赤裸,
今天,我便草率,进行一次滑行,
盗火的英雄,手无寸铁,
前来对峙被偷走的时间。
——某次炮击的余震,
回音于,我们清晨对话时的咖啡杯。
我兄,你还能否看见,
你倒置的弯钩于诗句中倒置,
你的、倒置的火焰。
而当那些平静的故事从你穿过,
哎,伤痕累累的天空——
你还能否记得,
你为纯真而重伤的夜晚。
比一个逗号腼腆,
但比一个句号 坚决。
上帝以外的知识
在,木屋的棚顶,无声战役,
血如白乳,众多的生活 从清晨负伤而起。
而关于谷仓如何丰收的秘密,
得真刀实枪地等待 历史的推进。
牛徘徊三圈。
一圈在三餐中生产,
一圈在其间的缝隙寻找奶的视野,
最后一圈,
偶尔渴求天空是面玻璃镜子,
而底下的我们,出生入死,还知根知底。
前方的时间
四壁围起的空间即为房屋。
河水迟疑的地点即能制盐。
在一次向未来的进发中取得一面镜子。
(也记得第一次发现刀子一般的冰,与最后一次,目睹晶体消融在手中。)
午休的母亲,她身负起点,也头枕终点。
从我们各自的童年,带回同样的金子。
穿过灌木丛生的河谷,却面面相觑地相遇在 矮木的尽头。
熟睡之处即为床。
晨醒之处早已预兆。
(不,但我的一切,还在那里。)
三段的记述,中间莫名露出的缝儿;仔细听时,
有从前方流回的风。
土地之上,巨大的四方体。
我们各自,忧伤的屋。
请告诉我,定有起因。
即使全部散去,也定有紧系着的力。
夏日微微的膨胀,
不安的宇宙,那把小木椅。
已过去太久了,流泪的土地。
一簇小小的火焰,
灼伤着我们不再熟悉的时间。
一小袋米。
2、4、6、8。
漆黑的梦中,
我们倾听孤独的数字,挨个儿长大。
河曲
云雾深陷的夜晚,
白衣旅人,
手持三弦,归坐于 我身边。
哀乐集。
缅怀 并非众人历史,
而为我 仅有的时间。
挑衅者沿岸。
落难。
涉水吧,赤脚丫头。
果实赠你,但词汇 只属于我——
脚夫压低斗笠,击鼓狂言。
明亮午后,造物者光荣。
也是否想念,在那宽阔视野,
感伤,有如画卷,
流淌的影子,存在赖以显现之歌,
立体、三面——
孩子,在那玻璃珠坠地的某个冬日,
你是否 一如既往急于寻找,
热切,哪怕这便是遗忘之起,
感谢 那易逝的哀伤?
或者试想,
终有一天,
即使白发苍苍,也已不再感伤。
静寂深潭。
深邃谎言。
面对,那脆弱作响的灵魂,
怎可能,以真相 加以震撼?
白色谷麦。
片刻栖息于熟悉的傲慢。
但,神祇之下,
我们依旧只是迟疑地相拥在生活的屋檐。
此时,不再是理智可以言明,
而是故事,一段彻底的哀叹——
旅人,我必须如你一般旅行。
我必须如你,
于夜幕前疲倦地抵达,
那黄金之塔,
才能五体投地地赞美,
曾猝不及防的智慧,
质朴土地,记录者丰碑。
(也曾疲倦,
于一个图像,彻底地连贯。)
但这都并非软弱,
而是爱,
震颤的忧伤,
长鸣如海。
有如慷慨,
划河为界的圆满。
掩面。
我将终结如果实,
平息于港湾,
即便 无一清白。
如,许久未见的老友,
不假思索地行经 我受伤的侧边。
长弦。
我们的平凡如出一辙,
在悲痛与哀伤间,细微地变幻。
也许,在那广泛战争的尽头,
我们再不决一胜负,
而全部 掩蔽于诗歌,
长远地相见,
于怀旧的中间。
皆归于时间,
在这平白的记述中,
长久地思念。
头顶青灰天空,
醒来时,依旧堆满,
未落的雪。
和弦。
白衣旅人呀,
不要记起,已歌的深渊。

李可心,零诗社发起人。师从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Kelly Reichardt导演。作为影像创作者,她从剧场与诗歌中汲取灵感。戏剧作品首演于北京青年戏剧节、杭州国际戏剧节。纪录短片《明镜子》展映于尤伦斯艺术中心UCCA(北京),入围DMZ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瑞士真实影展Visions du Réel市场、BISFF北京国际短片联展、HiShort!厦门短片周。同名长片正在制作中。


2022《南方诗歌》04月总目录
2022年《南方诗歌》05月目录
桑克、杨勇、阿西|美学绝境时代的诗歌写作何为?
白月:真正的死亡还很远
非亚:阳光如此软弱
匙 玉:魔 咒
胡先其:不做梦的鱼
余元峰:每一颗落日都满含热泪
“崖丽娟诗访谈”:钟鸣|每个诗人的梯阶不同
伊娃 . 达 . 曼德拉下戈尔|新一千零一夜
哑石:诗论
朱怀金:风景,是危险的逆喻
王家新 译|沙子眼的歌手:施家彰诗选
上海,春天的拼图(7)
孟松:我决定原谅上帝(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