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节的最好礼物

五月是一个落英缤纷、满目葱茏的月份,同时也是节假日最多的月份。其中,数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的“国际母亲节”最为热闹,虽然不是法定节日,但祝福的话语、微信红包和精美文案几乎霸占了手机屏幕,花店里的康乃馨、百合等鲜花炙手可热,因为我们人人都有母亲,每个人都需要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心。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它虽然是从国外引进的,却能够传播开来并且被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接受,是基于一种共同的情感认同。文化可能会有差异,但一些最基本的情感,比如爱和感恩却是人类共有的。爱心从母爱、爱母开始,母亲节是全人类的共同需要。

中华民族是非常重视亲子之情和仁爱之心的民族,孕育出许多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形象。那么,我们有没有自己国家的母亲节?中国最早的母亲节是在农历三月十八日,传说这一天是人类始祖、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女娲的生日,在这一天百姓皆往女娲庙烧香拜祭,这可能就是母亲节最早的雏形吧。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含蓄的民族,表达爱的方式没有西方人的直白和热烈,却让人回味悠长。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之作《诗经》中也有“焉得谖(读xuan同萱,俗称金针花)草,言树之背”的语句,意思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所以萱草又叫忘忧草,也被中国人称为母亲花。
2006年12月,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倡议确定将农历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中华母亲节”。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颂了两千多年,从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到学习的内部规律,她都注意到了,终于使孩子成了大器,她自己成为教育子女的母亲典范,被誉为“母教一人”,到现代仍传为懿范,孟母堪可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用以彰显母亲的伟大和伟大的母爱,激励一代代母亲,激发作为人子的爱心、孝德。

有妈的孩子是块宝。相信好多人和我一样有着双重角色:作为女儿,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坐在家门口翘首以盼等我回家;同时我又是一名母亲,这一天我也收到了孩子们的礼物和红包,虽然嘴上说不过洋节日,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甜丝丝的温暖。其实,无论是西方的母亲节还是中华母亲节,无论是康乃馨还是萱草,都是表达对母亲的爱和孝敬之情。那什么才是母亲最想要的礼物呢?
首先,儿女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孔子在《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母亲十月怀胎,历尽千辛万苦才生了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平安快乐成长,就是最基本的孝道;在学校努力学习,走向社会干好自己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事业,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组建自己和睦的家庭,就是最好的孝道。

其次,给母亲高质量的陪伴。电视剧《人世间》里有句台词:这世界,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其实就这么几个,这就是你的全部世界。我们就陪着她说说家常理短,多聊聊过往,因为母亲是也从青葱岁月过来的,也有着美好的故事值得回忆。不要只顾着自己刷手机,明明自己最亲近的人就在眼前,却隔着屏幕和陌生人聊得火热或者玩游戏。记得有个短视频里,父母请儿孙们回家吃饭,大家围在饭桌旁各自手拿一个手机玩的不亦乐乎,没有人陪父母说话,父亲气得掀翻了满桌的饭菜。
如果你的母亲年事已高,你又实在不能在家陪着父母,那就多打几次电话或者视频聊天,给母亲报个平安。若有时间抽空常回家看看,给她买一双舒服的鞋子,爱吃的零食、水果,给她洗一次热水澡,修剪头发和指甲,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最后,对母亲如沐春风的态度。《论语·为政》中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件很难的事。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或多或少面临对父母“色难”的问题。如今,面对生活压力和琐事,我们难免把负面情绪无意识的带回家里,而母亲是全世界最在意你喜怒哀乐的那个人,你就是她的全部世界,你针尖大的情绪变化就会引起母亲惶恐不安,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从走进家门的那一刻起,抛开一切烦恼,把愉悦的情绪留给母亲。
百善孝为先。儿女对生身父母,要尊敬、关怀、体贴、孝顺,这是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原则,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根本,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石,也是很多人结交朋友的的首要标准。

大恩不言谢,是母亲用无私的爱把我们从嗷嗷待乳的婴儿养大成人,而不求任何回报。她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们在照顾好自己生活的同时,和颜悦色地给母亲高质量的陪伴,再送上祝福的鲜花和精美的礼物,有爱就大声说出来,那么我们的母亲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

樊春亮,女,1970年出生于陕西韩城,爱好文学和韩城当地民俗文化,先后在《韩城文学》、《渭南网》、《都市头条》等公众号发表文章5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