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宇
凉风习习,阳光明媚热烈。满城月季一路盛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我第一次驾车上路,终于在知天命的年纪成为掌舵人,手握方向盘,驱车去看想看的风景,去见想见的人,去做一些想做的事儿。 在通往赵河月牙岛的空阔的马路上轻松行驶,我如一个老司机那般沉稳。一个拐弯处,成群的喜鹊身着优雅整洁的黑白色礼服,绅士一样在桃树林旁的石堆上聚会。它们不断地起起落落,飞飞停停,看上去温文尔雅又风度翩翩,惹人爱怜。喜鹊叫起来像是喳喳喳的声音,自始至终用的是一种腔调,像是儒家的圣贤。
相对而言,人却不如一只鸟那么专一。人偶然来到世上,便被家庭、社会、历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塑造。起先是懵懂无知,被灌输成人的思想与认知。之后被家庭和工作裹胁,做着别人认为应该做的事,在复杂的世俗里纠结挣扎,也在复杂里复杂起来,深陷在世俗的眼光中,蓬头垢面不再绅士,也离圣贤十万八千里。及至上了年纪,有了些阅历,才逐渐顿悟,一切才清晰起来。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之时,却垂垂老矣。
俗世之中,难以免俗,我便是俗世之中的一个俗人。当然,这世界上也有先知先觉,一条道走到底的人。
作家阎英明先生,出生于镇平县曲屯镇刘冲村时河自然村,他就是一个一条道走到底的人。他从上初中时就开始写小说和散文,一直写到了古稀之年,编纂的书籍和出版的文集摞起来,也许早已超过他一米八五的身高了。他一直是在写作的路上走着,并且还要毫不犹豫地走下去。
三十年前就闻听阎老师大名,亦有其一本散文集《涅阳赋》,但未曾谋面。走进他家的院落,穿过日影斑驳的葡萄架,坐在客厅里与他闲谈,便在心中暗暗惊讶于他那敏捷的思维、铿锵有力的话语。他讲起镇平历史如数家珍,讲起文学创作侃侃而谈,便不由得仰视起来。
阎老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劳动者,一个精神劳动大于体力劳动的劳动者。阎老师的爱好与工作是叠合的,这是多么幸运与幸福啊!阎老师是个对家乡土地爱到骨子里的人,他不仅收藏有关于镇平的老照片、各种旧时的票证、字画,还将镇平的历史收藏在自己的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中。
人生,无非是在自己的岁月中起起伏伏,无非是在自己的路途中走走停停,无非是在自己的轨迹中明明灭灭。阎老师一生致力于写作,工作时写作,业余时写作,他从未觉得写作辛苦,也没有因为写作而感到寂寞和孤独。因为写作,他从农民转变为教师、工人,又转变为国家干部,他很知足,因为这样他可以更安心写作,更加心无旁骛。他写的小说有:《染色风》《寻找原始》《恩爱追杀》《漂亮世界》《涅阳笔记》《彭禹廷的战争》《聚客镇》《玉兮玉兮》《玉戟玉戟》等;他编纂的文集有:《五千年镇平》《百年镇平》《镇平楚长城修建的文化背景》《独山玉文化论丛》等。这些作品凝聚了他的心血,也见证了他用坚实的脚步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这条路上有秦楚驿道与严陵河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薰染;还有书香门第的家风的传承;也有初中时语文老师那句“狗扒红薯死缠,总有一天会成功”的鼓励,更有自己孜孜不倦,翻阅历史档案、探访历史遗迹、采访各界人物笔耕不辍的回报。
阎老师自幼喜欢看书,小学四年级就看长篇小说,至今还记得《儿女风尘记》是他看的第一本书,他端着红薯饭碗边看边吃边掉着眼泪,数学课上又偷偷看书看哭,被老师发现批评。初中时就订阅了《奔流》《新港》《安徽文学》等杂志,并时常剪下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粘贴成册,放在身边阅读。还曾有十年间,床头一直放着《红楼梦》与《百年孤独》,睡前翻阅,醒来就读。
大量的阅读,让他从初期的模仿到下笔如有神助,通常是一遍净,不用修改,不用腾挪。他是个老实人,但写作时常常不老实。他善于抓住一闪念的灵光,将艺术的跳跃发挥到极致,他将自己对镇平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生况味的体会注入自己的作品中,折磨读者,点醒读者,让读者欲罢不能。他戏称,写作就是种庄稼,种罢秋天种春天,笔就是他的农具,文字就是他的庄稼,直至电子产品泛滥的今天,他依旧是每天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小时用手中的笔辛勤地耕耘着。
撒木尔是儿时母亲给他取的基督徒的名字,意为上帝的儿子。母亲期望圣灵降临其身,希望他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也许人生并没有尽善尽美,但不妨碍他一生持续努力的向这个目标进发。
每个人的历史都与地域的历史息息相关,或许轰轰烈烈,大起大落。或许平淡无奇,水波不兴,或许荣华富贵,光芒四射,也或许坎坷艰辛,劳苦万分。阎英明先生已到了人生暮年,已百般滋味尝尽,他说自古以来“我"字难写。而他,已洋洋洒洒写了七十载。阎老师的人生中当然还有不太尽善尽美的地方,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出了几本书后,便不再痴心不死想诺奖这样的大事,安份地立足于镇平,书写镇平。他说:衣食镇平,言其镇平,子之职责也。自此,所有心中的遗憾,欣慰,骄傲,祈愿都归于释然,都聚拢于笔下,成为留存给镇平的宝贵财富。
未来的日子,阎老师还要用小说继续他平静的述说。他认为想要赢得读者非小说不可,他将继续在小说里记录镇平历史,编织镇平故事,修正自己的思想。他终将在不断的书写中,突围自己。
三个小时的长谈结束了,我欣喜地获得阎老师慷慨赠书。离别之际,我们在院中古香古色的红梅屏风前合影留念。
坐上车,我握住了方向盘,就像将日子和梦想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沿着一路鲜花的道路喜悦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