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对一座城市的大考。我们不仅要击退每一次病毒的侵袭,保护每一个市民的健康,我们更要让每一个深圳人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柔软。
在这场守土有责的疫情防控战之中,深圳人看到了各职能部门庞杂而细致的分工合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冲锋在前、主动担当,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和理解。正是这座城市与人相互信任、双向奔赴的生动诠释,让这次阶段性的胜利成果因这份深圳速度、力度和温度,更显得熠熠生辉。
疫情考验初心 旗帜彰显担当

疫情考验初心,旗帜彰显担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把握关键环节,突出精准管控,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时间,合力抗疫,共克时艰,成为了全市党员干部的共同行动。
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为了守住守牢封控区、管控区等疫情防控主战场,深圳市直单位党员干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迅速集结,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与社区干部群众一道,抢抓黄金时间,正面迎战疫情,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在现场,一位不知名的党员干部这样讲:“我们只是上万名深圳防疫志愿者的一个缩影,我们也都有自己的小家和爱的人,选择在此时挺身而出,携手抗疫,因为我们都是深圳人”。
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深圳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区联动,齐心抗疫,汇聚起构建最严密防线的强大力量。是他们的坚守,增强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也激励着每一位市民携手同行、共克时艰。是他们的坚守,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市卫健委统筹全市近6万名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闻令而动、逆行而上,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用爱与责任守护深圳市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彰显了党和政府的爱与担当。

在疫情防控中,深圳快速响应,市卫健委迅速投入战斗,以最快的速度,调集各个机构精锐,组成抗击一线的紧急驰援队伍,奔赴一线守护疫情为居民采集核酸标本,使得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组织全市医务工作者奔赴社区为市民采核酸,紧急抽调全市抗疫经验丰富的专家,组建高水平医疗团队开展救治工作。这些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离不开每一位深圳市民的努力,更离不开每一名医务工作者披星戴月的无私奉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大考”中,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冲锋在前,展现了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专业与高效。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市卫健委毫不松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统筹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保障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贡献力量。
抗疫一线的“警察蓝”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多区域紧急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深圳市公安局按照部署,奔赴各重点区域,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筑牢疫情防线中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有的奋战隔离医院,有的奔赴交通卡口,有的下沉基层社区,防疫重点在哪里,他们就战斗在哪里,用平凡的身躯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战疫防线,用滚烫的热血驱散笼罩在群众心头的疫情阴霾,奋力守护市民平安健康。
居民小区旁、核酸检测点处处可见广大公安民警、辅警队伍被汗水、雨水浸湿的身影。他们与医护人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起战高温、斗酷暑、顶风雨,共同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疫情防控中必不可少的一抹“警察蓝”。日晒汗蒸、风吹雨打,值守各处的民警,一身警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从未有人后退。他们累了就在值守岗位眯一下,饿了就匆匆扒两口盒饭。

深圳市公安局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队伍,全面加强全区社会面排查防控,并加强对重点行业管控,开展防疫宣传等工作。同时对区内各查验点24小时设卡执勤,加强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移动“堡垒”

深圳疫情防控期间,许多辖区居民选择线上下单购物,路上多了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奔跑忙碌的身影,他们不仅成为市民与超市、商场之间的“桥梁”,也是疫情防控的“宣传员”“督导员”。
居家防疫的日子里,大多家里购买生活用品都是网上下单,一开始还担心没有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上班,没想到,他们一直坚守岗位,为千家万户分忧解难,他们是在抗疫战线上的“移动堡垒”!
在隔离区出入口,每日都可看见快递小哥忙碌的身影,将一包包的物资送往隔离区门前,为居民输送生活用品。还有快递小哥加入了管控区志愿服务队伍,向小区运送防疫物资。疫情当前,快递小哥们成为了隔离区门前的“摆渡人”,维持着隔离区内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
一些社区党委发布招募志愿者信息后,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纷纷加入一线抗疫队伍,党员做表率、群体聚合力,他们充分发挥职业特色优势,成为防疫一线移动的“护城移动堡垒”,温暖着辖区民众。
守护家园 全力以赴

深圳疫情防控中,街道党工委全力落实市、区抗疫“先锋行动”要求,迅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凝聚形成抗疫“红色力量”,构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他们组成“居家服务组”和“关心关爱组”。“居家服务组”的工作人员负责做好封控区居民物资代买配送服务、组织管控区居民物资采购,同时还协调引进线上健康课程。“关心关爱组”工作人员做好老幼病弱居民的关心关爱工作,协调做好居民的心理健康、法律咨询等服务,并组织“关爱大礼包——九宫格”行动,为封控居民、困难特殊家庭送上特殊时期的关爱。
疫情防控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街道办党员化身“宣传员”,广泛开展核酸检测“扫楼行动”,组织辖区居民全部完成核酸检测。深入社区、小区、城中村等宣传防控要求,通过业主群、广播等方式劝告居民“非必要不出门”,督促居民严格落实“一户一卡、两天一出”防控要求,全力织密疫情防控网络,以党员的快行动、组织的快保障做实做细各项“硬隔离”“软服务”工作,守住疫情防控底线,为群众送去党的关怀,一份份温情传递,汇聚成大爱温暖了群众。
打通最后一公里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全市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全力保障“菜篮子”“米袋子”以及城市水、电、气和垃圾处置城市动脉安全等,提前预判并出台了应急工作预案。多管齐下“保供应、稳物价”,尽最大努力服务好市民群众。
市商务局联同各区商务主管部门确定了20多家商超企业和生鲜电商作为重点保供企业,建立密切联动机制,形成保供一张网,保证我市蔬菜供应充足、安全、价格稳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协调保障重点保供企业在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运输配送、绿色通行和网点布局,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网络通畅,解决 “最后一公里”“最后100米”“送不达”问题。
若因疫情导致外地农产品运送过程出现困难时,深圳将在周边高速路线中选取合适场地,设立外地蔬菜来货无接触应急接驳点,并紧急为异地蔬菜来货车开通“绿色通道”。当批发市场被封控、管控时,深圳将临时征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农产品临时集散的备用场地,各区提供可供本区域农产品临时集散的备用场地。
确保生活必需品应急物资储得足、调得出、用得上,织牢织密市场防疫阵线,全力保障深圳市民“菜篮子“供应安全稳定充足。如果出现最后“一公里”配送保障问题,将由相关区的物资保障组负责畅通运输渠道,采用合理运输方式,确保运送到位。
抗疫前线的“生力军”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如今也是一座备受瞩目的“爱心之城”。深圳人推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深圳人总是勇于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在爱的施与和传递中,深圳人不断收获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价值,并不断累积着城市的精神厚度。
深圳疫情出现后,众多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有些志愿者是可以“看到”的,有些志愿者则是可以“听到”的。深圳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3岁左右,是全国志愿服务发源地之一。1990年,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正式成立。迄今,深圳已拥有注册志愿者208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4%,团体志愿服务组织1.4万个,年均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960万人次。
可以说,深圳的志愿者已成为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大量志愿者的默默付出,深圳才会变得越来越好。眼下,深圳正着力推进“志愿者之城”4.0模式建设,深圳志愿服务将深入贯彻深圳“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关于打造“关爱之城”“志愿者之城”升级版的部署要求,让深圳对青年志愿者更友好,让青年志愿者在深圳更有为。自上而下扎实推进“志愿者之城”创新升级。
燕罗街道的志愿者曹先生说:“能够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我倍感光荣,在抗疫的一线还有许许多多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奋战在一线,他们的坚守给了我信念和动力,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可以战胜疫情,守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疫情之下,深圳的关爱精神和志愿者精神随之迸发升腾,为城市平稳运行注入了强劲动能。在这里,我们要对每一位深圳的志愿者真诚地说声谢谢!
好样的,志愿者!有了你们的担当与守护,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付大庆 刘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