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杂文:从朱熹轶事略说
文/古梁
一篇《朱子与武义及题壁轶事 ——纪念朱熹莅临明招840周年》的文章,今天在朋友圈霸屏了。
1182年正月朱熹封茶盐道公事,奉朝命巡访衢、婺、台等地。一路上他先上明招山吕祖谦墓,祭拜他的老朋友,虽一年前的夏天,他的老友去世了,吕之家人赴江西向其求墓之碑铭,朱大人勉提笔曰:“吕祖谦之墓”,至于“公”之尊称,其惜墨似千金之重。
朱熹盘桓明招山十数日,被寻至明招山与他生平第一次见面的陈亮相会面,于是陈亮便虔诚尊而礼邀朱熹,到亮之永康龙窟之家,寻旬日言,开启两人十年争锋从明招始,龙窟兴,迨十余年也。
朱熹一路免衢婺之灾及丁税,概然至台,则六奏台府州官唐仲友罪,及至官妓严蕊与唐之秘私,竟弹劾成,唐自此归乡婺地,今之婺城,唐之王道之论也遭不传。
至于朱是否临武川金柱于巩、陈、吕当场吟唱作词,史无明载,家乘亦无确指,世人皆曰其词于闽闻之唱和也。
至于朱熹题壁于武阳马昂村轶事(据武义古村落研究专家认为:2010年,为写古村落,翻阅了马昂王氏宗谱。该谱说朱熹题王姬家壁,又说王姬是巩庭芝儿子巩法的女婿。王姬是马昂王氏先祖,先居大莱后居马昂,死后葬在马昂,他的孙子王九为守墓迁徙至马昂。后来看到《武川备考》王臣墓在白阳山,墓表犹存。可见王姬与王臣不是同一个人。)仅凭清嘉庆志信口,犹如孟夫子宿武阳川之诗,均无确证,嘉庆溯上,历代志均慎言。
若今人将古之错载而信之,犹今人真话不敢,假言泛起,诚信之弃,明招哭之,祖谦泣之,陈亮金陵之唱,又八百年,长江依然也!
2022.5.15.记
附资料补充:
《孝里王氏源流序》:“马昂王氏之先出自东京留守讳伦,从宋高宗南渡,家于临安,伦孙柟官授丽水主簿,卒于官,遂卜居括苍之大莱。次子姬因婿于武义巩氏讳法者之门,就居长寿乡之黄堂(今马昂),由宋宝祐丙辰进士至徽猷阁待制,与朱晦庵、吕东莱先生相过从。晦翁尝赠之匾额,题其壁云。待制公幼三子曰珪,亦登咸淳乙丑进士,累官至佥宪,卒葬本乡马昂盘龙岗,今人呼为门口山是也。曾九府君讳捌者遂筑室于墓道之前原而定居之。”
王氏宗谱中有朱熹《赠王待制宗周》题字一篇:“脱凡近以游高明,弗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志,勿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虑,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

作者简介:古梁,原名邬浩良。当代诗人、地方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