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是一个新名词。据说是从日文中转译过来的。1984年第一次出现在名为《十月》的刊物上。乍一看似乎深奥,不知所云。其实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说白了,代沟就是上一代与下一代在对事物上不同的看法和行为,由于阅历和环境,受文化教育不同,人生观和理想及生活方式产生的隔阂。尤其在当下,信息发达,老年人与年青人不能相处在同一层面,认同感产生巨大反差,新旧观念发生冲突,代沟就愈发明显地凸现出来。
就拿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来说,老年人依旧是那样俭朴,能凑合就凑合,能吃饱穿暖就别无他求了。
一代40.50后,现都进入了老年的行列。这一代人,一生也经历了不少生活的艰难困苦,酸甜苦辣都尝过。特别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没有一粒米,一家人就只好用树叶树皮野菜清汤充饥。吃饭顿顿没着落,穿衣更是更不用说了。能有一身没有补丁的衣裳,就是一件十分侈求的事情了。
现如今,条件好了,人人手中都有钱,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吃饭穿衣再不是什么大问题。上了年纪的人,是因为经历了太多,逐步养成了俭朴的习惯。一件衣服,穿上十年,甚至穿了二十年,还总舍不扔。一日三餐,吃饱就行。天天馒头稀饭咸菜,偶尔炒个菜,再放上几片肉,生活便有滋有味起来。

老年人这样的生活,在年青人眼里,似乎与时代有些不合拍。年青人总认为,生活就是享受的。条件好了,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手中有钱了,何苦委屈自己呢?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不管怎么说,老年人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依然我行我素,乐此不疲,不改初心。
实话实说,年老无病无灾就是天大的幸事。精神的富有第一,物质享受应退其次。在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上,老年人与年青人依然存在着矛盾。年青人消费,比起老年人出手大方。年青人买衣服什么的,一出手就上百,甚至上千。实在不可思议。老年人都免不了有些责怪:有钱也得省着点。对此,年青人是一脸茫然。有一对老夫妻,常年住在农村。孩子们都住进了城市,有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让老两口安享晚年,孩子们把老人也接进了城市。老人爱吃鸡蛋,孩子们只让老人吃蛋清,蛋黄就白白扔掉了。说是蛋黄含胆固醇高,对身体不好。就因这事,老人看不下去,与子女经常发生矛盾。没过多久,老人毅然又搬回农村老家,两人又过起了粗茶淡饭,平平淡淡的生活。让人生出了几多感慨和叹息。

自认为,代沟是无形的,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发展到什么时候,这一现象也不可能消逝。我们要正视它,努力去化解它。年青人不能看不惯老年人,老年人也不应看不惯年青人。老年阅历丰富,有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人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想,新观念,新事物,是社会的主力军,未来的希望之星。新老之间,不妨来一下换位思考,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和谐。挣钱的辛苦,生活的不易,只有随着岁月的积淀生活的磨砺,才能改变人的认知。可能到了年老的时候,年青的一代才能理解老年人现在所思所想所为,站在了新的位置,去审视周围的一切,重塑自己的三观,努力弥补代沟造成的缺撼。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绝对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人们只有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才是历史的必然。代沟亦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新与旧,保守与创新,不断依存和转化,优胜劣汰,错误的旧思想旧观念,终究会被正确的新思想新观念所代替,不断创造出新的天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