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第2443期

《风景这边独好》(报告文学音像诗画)连载(三)
向西藏进发
作者:李希勇
主播:戴维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我们踏着秋日的寒露,迎着和煦的阳光向西藏进发。
沿青藏线西行,一路气候瞬息万变,进入日月山,气温骤降到零度。青海湖环湖国际自行车拉力赛筹备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日月山被妆点的异彩纷呈。

眺望青海湖,烟波浩渺,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波光潋滟,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金光灿灿非常夺目。
许久的期待令人心驰神往,沿途的风光尽收眼底,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
此刻,我心潮澎湃,情神气爽,心旷神怡…

远方,念青唐古拉山白雪皑皑,峰峦叠嶂,巍峨起伏。天空蓝的像一池碧水;雪山白的像一袭婚纱。
远处飞来一只矫健的苍鹰,时而展翅翱翔,时而低空俯冲。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直下,用锋利尖锐的爪子敏捷的抓起猎物。
一只肥硕的土拨鼠就这样束手就擒了,看它那神速的样子,八成是赶紧归巢哺育嗷嗷待哺的小鹰。

此刻,我意识到什么叫雄健,什么叫傲视,车内回响着《向往神鹰》的乐曲,
雪域之外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父辈们朝圣的脚步还在回响…
前方不远的地方,三个前去拉萨朝圣的藏民五体投地,亦步亦趋虔诚地磕着长头。缓缓地行进在漫漫长夜里,奔走在莽莽旷野中…

(影像集锦)拍摄 赵建平 编辑 李希勇 (3)
到拉萨后我们先去参拜了布达拉宫,因每天限购2000张门票,故此排了两天队。围绕布达拉宫外景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在灯光的辉映下,夜色中的布达拉宫分外醒目别有一番景色。

布达拉广场西南角上有一座药王山,从这个角度看布达拉宫非常美,尤其是小山上的白塔分外洁白与布达拉宫相映生辉。

大昭寺门口挤满了朝拜的信徒,磕长头的人此起彼伏,很是虔诚。

在等候购买布达拉宫门票间隙,在药王山拍摄的此片。

拉萨河从市区穿城而过,河边布满了藏式新居,布达拉宫雄踞远山之下,山间白云缭绕,气势恢宏。

从米拉山下来,前往林芝的路上,一直都沿尼洋河谷穿行,两岸风光美不胜收。

米拉山是从拉萨去林芝必经的一座高山,海拔5020米,从山口眺望周边景色非常美丽,只可惜当天山口风太大不能从容观赏。

河边常见各种岩石裸露的山峰,形态各异,路边也常见各种各样美丽的鲜花和植物

照片中远方高山下是一片红色屋顶的民居。

从林芝前往色季拉山,村庄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下黄色的野花丛中。

色季拉山口海拔4515米,是通往波密的必经之路,这是山顶的经幡,从这里可遥望南迦巴瓦峰和山下涛涛林海,我们到达时云遮雾罩只能看到林海。

从色季拉山下来后,经过门巴族村落,这里修建了一处观景台,从这里遥望山下的田野,村庄色块分明,一派田园气息,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真是到了世外桃源。


鲁朗,号称中国的瑞士。这里山坡上林木繁茂,到处绿草茵茵,各色野花点缀其间,再加上坡上云雾缭绕,原野上牲畜悠闲的吃草景色极美,让人流连忘返。
(未完待续)2022.5.12.

作者简介:李希勇,中国国际报告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北方文学社社长。诸多作品见于国学文化园地李希勇专栏。作品有:多篇系列经典红诗、多篇父母情怀、西藏情结、军旅情怀散文诗歌。著有长篇小说《不朽的丰碑》报告文学《风景这边独好》《多舛的2020》。长篇组诗《2020春天序曲》~中国•武汉抗疫纪实《我曾是军人》被载入国学委员会《盛世华章》建党百年伟业文献。

主播简介:戴维,本名马凤娴,企业退休员工,馨联盟诵读社成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播。喜欢音乐舞蹈,酷爱朗诵艺术,愿邂逅诗歌,陶冶情操,用声音品味诗意人生。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
秘书长:蓝儿
总诗评:芝山石
古典诗词研究院院长:怕瓦落地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副总编:蓝儿、追梦天涯
主席助理兼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专职主席团成员:森严、聂子
编辑部办公室主任:荷塘月色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刘世灵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会总编辑部
审编: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