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与作者:文江樵
编者与诵者:杨建松

编者语:去年6月6日编发《文江樵砚边随笔》访客阅帖15万余人,7月13日编发《文江樵读贴笔记》访客阅帖14万7千余人,9月12日编发文江樵《关于结字和用笔的思考》访客阅帖33万3千余人,累计60余万人阅读书家之作,这些让我始料不及,颇为开心。一则有感于时风向上向善求知进取蔚然成风,尤其对中华国粹崇尚习练者日益增多;二则有感于江樵兄墨海苦求探索半个多世纪所感所悟之“砚边随笔”“读帖笔记”以及“结字用笔思考”,其实并非随意漫侃、随手而记,而是其执着求知所得之精髓精华,言简意赅无一虚妄,于己是层层攀高之阶梯,于人则是书山捷径墨海之航标。为此前几日复出新题,江樵兄慨然允诺,精心研磨数日,推出本期《文江桥临帖》,以飨网友书友。 ——杨建松


临帖是书人的毕生功课。




临的应该是历代传世名碑名帖。初学者,特别是青少年,最好别临近、现代作品,更不可临当代作品。



长期的临帖对书人书法审美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传世名碑、名帖不仅仅书法神妙,往往一碑一帖又是一篇上好的古文,在临习的过程中既练了字,又熟读了文。对于青、少年还熟悉了繁体字。




临帖不要拿起笔就写。下笔之前要用心读。所谓读,说白了就是眼中看,心中写!
意在笔先,从临帖开始。所谓意在笔先,简单的说是指书写时,不是靠手的机械的、习惯性的运动,而是下笔前心中有象,笔在心的指挥下挥运。(当然“意”还有更丰富的内容)



以上是我写的帖子的主要内容,仅供网友书者参考!
请欣赏文江樵更多精彩……
《江樵砚边随笔》——习书感言之一
《江樵读帖笔记》——习书感言之二
《关于结字和用笔的思考》——习书感言之三
《文江樵临帖》——习书感言之四

近期书作









书者与编者在一起交流
编后记:中国有句古语,叫“字如其人″,此话用在我友文君江樵兄身上十分贴切。不随时风,不墜流俗,不事雕饰,拙朴大气,见其字如见其人,见其人可知其艺。江樵兄习书四十余年,从颜真卿入手,继习六朝、汉隶、三代金文,于正、草、隶、篆多有涉猎,尤擅六朝碑书。钢铁工人的禀性,铸就他对拙朴、厚重的追求,几十年的人生,赋与他对书艺的领悟。他把书法溶入自己的人生,视书法为生命的内容,用生命、用激情挥写,注入每件作品以生命的律动和人生的期盼。祝江樵兄书艺层楼更上。
—— 杨建松(铁马豪歌)2022年5月于江城山水鉴陶然居
背景朗诵诗:
著名行吟诗人牛均富《那些书法家们》《中国毛笔》


朗诵和音乐设计: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秘书长,《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兴趣广泛,痴爱朗诵、摄影、音视频制作,在《都市头条》《华人头条》等平台发布大量原创和朗诵作品,《都市头条》铁马豪歌主页2021年阅读量达千万人次。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