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漫步紫竹院公园之四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漫步紫竹院公园之四
在这一节中,我们首先还是到明月岛看一看。
据相关资料介绍,紫竹院公园的“明月岛”在青莲岛之北,岛上石径盘桓,翠竿繁阴。我们看到,在丛丛翠竹、紫薇、桃花的掩映着“箫声醉月”、“待月轩”、“步月廊”一组组建筑。“玉女弄箫”雕塑置于其中。月朗星稀,静观“箫女”,如箫声在耳,遥想翩翩。东为“荷花渡”,西为“问月楼”。

紫竹院公园一角
接下来我们到荷花渡看一看。
我们还注意到,相关资料也显示,紫竹院栽种荷花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确实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妙景致。现在又在莲湖中间开挖了一条长约800米的曲折航道,“荷花渡”便因此而得名。
接下来我们到筠石苑看一看。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还获悉,筠石苑景区位于公园长河以北,这里的占地面积达115.19亩。
这里我们还结合相关资料的介绍,做了如下记录:该苑地势变化多端,山还水抱,境域幽雅,植物布置精细,亭廊建筑轻巧,是一处以欣赏松、竹、石为风景的中苑。有山石飞瀑的“清凉罨秀”,溪涧潺涓的“江南竹韵”,竹翠瓢香的“别有洞天”,清秀静谧的“友贤山馆”,修竹夹径的“斑竹麓”,刚、柔、忠、义四品的“绿云轩”以及“知弈庐”、“聆涛亭”、“梅台”诸景。
这里还有江南竹韵。
我们看到,紫竹院公园中的江南竹韵景区,位于公园长河北岸,是一处以竹石造景的“沉园”。据相关资料介绍,其门外景石刻字点题,门内松竹障目,笋石矗立。左俯绝壁,右控溪潭,叠石为磴,棕壁滴泉。寻崖觅径而下,仰观四野皆碧,咫尺幽篁拂面。过涉趣门,象山漱玉在目,山泉穿石而泻,斑竹破隙而生,曰“云梦湘妃”。向西攀,可达“朝晖亭”小憩纳凉,漫步于苍松曲径之中。往东走,竹影铺地,毛竹翠竿挺秀,可徜徉于潺潺竹溪之间。绿叶萋萋,翠筠浮浮,峭壁飞流,铿锵悦耳。有“三友听泉”、“巴山凝翠”等等。
这里还有友贤山馆。
据相关资料介绍,黛瓦棕柱粉百墙,飞檐翼翘花漏窗,是其真实的写照。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到各类品种的竹,还可以在“友贤山馆”参观竹文化展览。斑竹麓深谷曲折幽静,北通知弈庐,南达河静湖。山顶长松葱郁,山麓斑竹凝翠。南端的娥皇、女英雕塑俏立于岸,倒影于湖,好像在诉说着斑竹的古老传说。
叙述到这里的时侯,我们再到八宜轩看一看。
据相关资料介绍,八宜轩位于紫竹院公园青莲岛南侧,前面临鉴荷塘,后面则是依万簇翠竿,东西与“莲”、“梅”二桥相连,占地2500平方米,它的设计与构思可以说是非常独具匠心的。
我们还看到,“竹韵石”、“八宜轩”、“青莲台”相依相诉,移云覆翠中置竹韵景石刻字读画。“竹韵石”上刻风竹、雨竹、霜竹、雪竹图画及诗文,预示人们欣赏一年四季竹景之异,风雪雨霜之殊的时态竹子景观及竹文化内涵,富“画境”于“生境”之中。
我们再来说一说八宜轩。八宜轩座北朝南卷棚歇山,内嵌咏竹佳句,外悬颂景匾联,轩前青石板铺地,中有日月石,笋剑云举穿天,象征四季八节,倒置6米高剑石3块,循磴塘畔,湖边青莲台由24块莲瓣形青白石组成。游人在此小憩,可谓荷风习习,大有消暑纳凉,可使人体味到“竹翠舒新绿,风荷递暗香”的美好意境。
(待续)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