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渠慎涛,笔名,问渠,黑瓦。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文散见于《诗选刊》《今古传奇》《奔流》《鸭绿江》《参花》《散文诗世界》《青年文学家》《人民日报海外版》《河南科技报》《彭城晚报》《黄海晨刊》等。诗观:写诗是一种流泪的幸福。

这些年遇到又错过的人们
回忆是一盆冷水
从头顶浇下去,如醍醐灌顶
我低下头,闭上眼睛
任这股激流在我体内潮涨潮落
再退一步
水中的倒影一会完整
一会撕裂
如我儿时的伙伴,聚散无依
谋面的,或者素昧平生的花朵
都被卷入这场浩劫
纷纷下落,还没来得及相逢
就去向不明
若干年后,我还在这里荡漾
身后是更大的漩涡
梦在夜半醒来
在梦中,扮演两个人的角色
追逐者与逃跑者
一边健步如飞,一边如履薄冰
艰难地翻过十万座大山后
遇到贵人,一路顺风顺水
这多像励志电影中的
一组常规镜头
梦在夜半醒来
发现是一场在被窝里面
原地不动的挣扎
我眯着眼睛,不开灯
也不改变睡姿
一心迎合梦中的人和事
想回到梦中继续下一个情节
夜色辽阔啊
黑暗又涌了上来

春分已过春欲去
风一吹,便有大片柳絮飘零
比雪花轻
像冬天的反光
那些早春的初开、朦胧和矜持
已经伴随大红大绿
渐行渐远
我无法郁郁葱葱
只能留在这春天里
听百草吐绿,看繁花似锦
抱着一堆发黄的奖状睡去
但是尘世的面试,会一次次过来
我无法把每次的结果
都往春天的路上带
因为春天风轻雨细
不足以滋润一棵杨树
让它参天、挺拔
让它度过命中注定的雷霆闪电
临摹电脑上的书法拓片
把字放大,以便看清每个细节
看一眼临摹一个笔画
一直怕出格的事情
屏幕下的文字
带着刀斧
把逝去的故事复活,各有各的铁石心肠
非要说出一点差别的话
那就是王侯们住进土丘
身后有高大的石板作靠山
失去土地的穷人们则把头颅挂在悬崖上
顺便留下几个草率的文字
(今天的摩崖刻石)
任凭风吹、日晒和苍鹰的刻薄
风化、脱落,遍体鳞伤
依然掩饰不了遒劲、挺拔和奇崛
一块挨着一块,不分昼夜
它们仿佛是一排士兵
又仿佛是一群无家可归的守墓人

大海
心静的时候
想看到动态的大海
巨浪卷起低处的乌云
波澜壮阔
心神不宁的时候
又想看到大海的另一面
水平如镜
我是一个矛盾体
大海也是一个矛盾体
大半生殚精竭虑
一直朝着两个方向奔跑
体内的两个自己总是互相推搡
时刻进行一场拉锯战
用大海淹没另一个大海吧
我在岸边焚烧纸钱
告别心中的大海和曾经的自己
残缺的镜子
墙漆的余液
漫过镜面
留下一道道长短不一而又自然弯曲的
白线,加上残缺的S型左上角
多像一个人的侧面
两重窗户叠加,甚至窗户后面
只可以想象的那部分
都一同进入这副面孔,顿时
表情丰富了许多
仿佛一堵墙上镶嵌着另一个尘世
每次经过这扇窗
我都小心翼翼
用湿巾擦去它满脸的灰尘
这样更能看清身上的汗渍、油斑
和尘世中的每个细节

夕阳,或者……
倏尔仰望
你挂在树梢,如一枝断线的风筝
一寸一寸地下沉
或许残破不堪,但是肤色愈红
洒下金色的光芒
曲终人没散
夜色广场已经没有夜色
灯火辉煌
那是你遗落的诗行
慢慢靠近,那个渐行渐远的树梢
清晰的烙印变得模糊
我依然平静似水
你看啊,能在风中舞扇的老人
往往怀中抱着一轮明月
又是槐花飘香时
暗香在我身后
绕过茶几、书案和翻开的诗集
像一缕烟,袭击了我
每年这个时候
窗外,驼背的母亲正踮起脚跟
用镰刀割下如雪的花束
漂洗、涤荡
摆脱一身风尘
焯水后,花瓣浓缩成团
接下来母亲急切而幸福地
催我领取
风推开窗子
一只白风铃跃上窗台
像母亲悄悄地将我探望

一部老车
道路越来越宽
两旁的风景更加夺目
行人一直向前
我坐在这部老车上
经过多年的奔波
电动门窗已经失灵
每次需要钥匙转动几次
才能开启驾驶之门
每次爬坡身体就会颤抖
伴随的轰鸣声
像一位老人在风口中喘息
我绷紧每一根神经
应付着离合、刹车和顿挫的档杆
怕一不小心就会错道、溜车
甚至就此结束它的一生
回老家
高速入口到
老家,鼻子到嘴的距离
但是羁绊总是游走
在人中穴的周围
正如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人情世故如夏天的轮胎
随时可以让你停在原地
时不时地虚空酒杯
因为一杯酒的宿命
就是在愁肠深处发酵、升华
然后进入血液,进入梦乡
那是梦回故乡啊
梦见故道边白杨树叶纷纷下落
母亲蹲在地上捡起每片叶子
使它们不能归根
路亮了许多,路上却空无一人

